[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水工混凝土冲磨破损部位修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037.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联;陈亮;陈洪林;汪在芹;杜三林;肖承京;崔同欢;张达;范志勇;魏涛;冯菁;廖灵敏;唐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拔 地区 水工 混凝土 磨破 部位 修补 结构 | ||
1.一种高海拔地区水工混凝土冲磨破损部位修补结构,设置于 混凝土基体(1)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1)上依次设 置有第一界面剂层(2)、第一弹性砂浆层(3)、第二界面剂层(4)、 第二弹性砂浆层(5)和面层涂层(6);所述第一界面剂层(2)的厚 度为0.02~0.1cm,所述第一弹性砂浆层(3)的厚度为1~2cm、所述 第二界面剂层(4)的厚度为0.02~0.1cm,所述第二弹性砂浆层(5) 的厚度为1~2cm,所述面层涂层(6)的厚度为0.2~0.5cm;所述混凝 土基体(1)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界面剂层(2)与所述第一弹性砂浆层 (3)的下表面粘接,所述第一弹性砂浆层(3)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 二界面剂层(4)与所述第二弹性砂浆层(5)的下表面粘接,所述面 层涂层(6)涂设在所述第二弹性砂浆层(5)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水工混凝土冲磨破损部位 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剂层(2)的厚度为0.05cm, 所述第一弹性砂浆层(3)的厚度为2cm、所述第二界面剂层(4)的 厚度为0.05cm,所述第二弹性砂浆层(5)的厚度为2cm,所述面层 涂层(6)的厚度为0.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地区水工混凝土冲磨破损 部位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砂浆层(3)为环氧砂浆材质 的弹性砂浆层;第二弹性砂浆层(5)为环氧砂浆材质的弹性砂浆层; 面层涂层(6)为环氧砂浆材质的面层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0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