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化密相内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082.8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白贵平;周启;李天华;谢少如;刘汉斌;梁晓敏;吴毅敏;赖楚星;蔡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密相内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动力工程领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密相内循 环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内具有强化密相内循环装置,其用于将床料流化,以使床料充分燃 烧,布风装置是强化密相内循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布风装置主要有 两种形式,一种是布风板,另一种是布风管。
布风板式的布风装置通常由带风帽的布封板、布风板下方的风室组成,其 主要功能包括:(1)支承床料;(2)布风,避免炉膛内出现流化死区;(3) 防止床料漏人风室。用于流化床的布风板要求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仅能够 支承床料的重量,而且在压火及热风点火时,不封板不会受热变形。但是现有 流化床内的布风板式的布风装置一般是在布风板上周向均匀设置布风帽,炉膛 内仅有向上的气流,缺乏横向扰动,这容易使得炉膛内的部分区域的物料已经 穿孔发生气力运输,而另外部分区域存在物料堆积未流化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密相内循环装置,其能产生横向扰动,使得炉 膛内不会出现有些区域物料已经穿孔而出,而另外有些区域的物料堆积未流化 的现象。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化密相内循环装置,包括炉体、布风板、及环形的隔板,所述布风 板设置于所述炉体内,并将所述炉体的内腔分为床料强化室和位于所述床料强 化室下方的风室;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风室内,并将所述风室分为由所述隔板 围成的主风室和位于所述隔板外围的次风室;所述布风板包括将所述床料强化 室和主风室隔开的主布风板部,及将所述床料强化室和次风室隔开的次布风板 部;所述主布风板部水平设置,所述主布风板部上设置有多个蘑菇状风帽;所 述次布风板部倾斜设置,所述次布风板部具有与所述炉体侧壁连接的第一端和 与所述主布风板部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 所述次布风板部上设置有多个鸭嘴型定向风帽,所述鸭嘴型定向风帽的出风口 朝向所述炉体的中心;所述炉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主风室连通的主进风管及 至少一个与所述次风室连通的次进风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鸭嘴型定向风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体的中心 轴线之间的角度为20°-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鸭嘴型定向风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炉体的中心 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进风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次进风管绕 所述炉体的中心环形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底端还设置有总进风管;所述主进风管 和次进风管的进风口均与所述总进风管的出风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进风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次进风管上均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布风板部的周边设置有单口定向风帽,所述 单口定向风帽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单口定向风帽靠近所述炉体中心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床料强化室设置有至少 一个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强化密相循环系统,其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 将布风板的次布风板部倾斜设置,及将主布风板部水平设置,使得布风板呈蝶 盘状;再通过在次布风板上设置与次风室连通的鸭嘴型定向风帽,及在主布风 板部上设置与主风室连通的蘑菇状风帽,使得床料强化室内形成压差;该压差 使得床料强化室内中间压强较大。工作时,床料呈喷泉状向上喷涌,喷至一定 高度后则向四周下落。较大的颗粒床料在布风板上的两种不同规格的风帽的作 用下,形成了一种由粗颗粒向中心层面流动和中心颗粒在小范围旋转翻滚的循 环运动;这些床料一旦接近炉体的中心区便被主布风板上的蘑菇状风帽吸引而 快速向中心区集结并被喷向上方,进行周而复始的床料循环。由此可知,在该 压差的作用下,床料强化室内的床料可被横向搅动,从而使得炉体内的物料在 未完成流化之前不会穿孔发生气力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强化密相循环系统的爆炸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废硫酸处理的燃气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锅炉的汽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