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重过滤式除尘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453.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贝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20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过滤 除尘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设备,特别是一种双重过滤式除尘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除尘器在工业领域中大规模使用。旋风除尘不受环境影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成本较低,但是其除尘效率低;过滤除尘除尘效率高,但占用空间大,阻力及电耗都比较大,设备成本较高。带尘空气在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尘后,除尘精度低,效果差,通常还要使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再次过滤微小的尘埃颗粒才能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但是旋风除尘器要使用低风压才能有较好的除尘效果,而布袋除尘器要使用高风压工作,两者之间无法很好地匹配使用。而且布袋除尘器到了一定的工作时间就需要更换,耗材费用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且不会堵塞且使用成本较低的迷宫式除尘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重过滤式除尘过滤器,包括一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收尘箱。进一步,还包括过滤板和中心导尘管,所述过滤板底部与收尘箱连通,其侧壁环绕设置有多个鱼鳞孔阵列,所述过滤板正对进风口的侧壁为无鱼鳞孔的封闭结构,封闭结构左侧和下方设置有凸起的L形导流板,所述过滤板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尘板,所述中心导流管设置在过滤板内,其形状为底部密封圆筒形,其侧壁环绕设置有多个鱼鳞孔,所述中心导流管顶部与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板的鱼鳞孔倾斜于过滤板外壁,其开口方向与带尘气体运动方向一致,鱼鳞孔的鱼鳞片凸起方与带尘气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所述中心导流管的鱼鳞孔倾斜于中心导流管外壁,其开口方向与带尘气体运动方向一致,鱼鳞孔的鱼鳞片凸起方与带尘气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有双重过滤部件,过滤板和中心导流管采用鱼鳞孔对带尘高压气体进行过滤,带尘气体在过滤板内不断旋转使尘埃与鱼鳞片不断摩擦降低动能,最后落入椎体和收尘箱中,而且带尘气体需要绕过鱼鳞片,不会直接进入鱼鳞孔中,取得了比一般旋风过滤器更好的过滤效果,而且鱼鳞孔采用大孔径,不会对风压造成太大衰减,很好地匹配了后续再使用的高风压过滤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鱼鳞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迷宫式除尘过滤器,包括一内部为空腔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空腔11连通的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椎体2。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壳体1侧壁,所述出风口13设置在壳体1上部,所述椎体2设置在壳体1底部,椎体2底部设置有收尘箱21。
还包括过滤板31和中心导流管32。所述过滤板31为筒形,侧壁环绕设置有多个鱼鳞孔4。如图4所示,鱼鳞孔4开口朝向与旋风方向一致,鱼鳞孔4的鱼鳞片41凸起方向与旋风的方向一致。带尘高压旋风在除尘器内部旋转时,尘埃摩擦到凸起的鱼鳞片41后动能减少,便会掉落在椎体2中。大孔径的鱼鳞孔4对风压损耗非常小。
过滤板31正对进风口12的侧壁为无鱼鳞孔4的封闭结构311,封闭结构311左侧和下方设置有凸起的L形导流板312,使带尘高压风进入空腔11后,在导流板312的阻挡下在空腔11内朝一个方向旋转运动形成旋风,底部的椎体2可以引导旋风向下旋转。
过滤板31底部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尘板313,灰尘可以沿着导尘板313落入椎体2底部。
中心导流管32设置在过滤板31内,其形状为底部成圆锥状且底部密封的圆筒形。中心导流管32侧壁环绕设置有多个鱼鳞孔4。如图4所示,鱼鳞孔4的朝向与过滤板31鱼鳞孔4朝向相同,用于第二次过滤带尘高压风。中心导流管32顶部与出风口13连通,使过滤后的高压风排出。中心导流管32顶部设置有与过滤板顶部密封卡接的结构,以方便拆装。
所述出风口13设置有过滤网,以强化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带尘高压气从进风口12进入空腔1后在导流板312的引导下在空腔1内部高速旋转形成旋风,其中的尘埃摩擦到过滤板31凸起的鱼鳞片41后动能逐渐减少,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椎体2下方的集尘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贝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贝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循环除尘的布袋除尘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