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蔽罩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592.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白阳;徐剑刚;王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罩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车载电子设备工作频率不断上升,带来的是更高的辐射。现代汽车多使用高速数字电路,在整个频谱响应比较多,因此产生的辐射也比较严重。
“辐射骚扰”超标指的是电子产品对外发射电磁波强度超过了法规限制。由此可能引起周围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干扰其他电子产品正常工作,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现代汽车配置越来越高,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例如一辆高端配置车上CPU的数量超过1000个。电子产品容易受到干扰,同时也是一个干扰源,未来汽车电子电器部件仍会不断增加,车内电磁干扰过高可能会导致电子电器之间相互干扰。而传感器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可能造成其灵敏度与精密度降低,出现传感信号失真,导致电子设备失效。
一般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设备电路的设计,或者通过对干扰源加屏蔽罩的方式来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骚扰”。
对干扰源加屏蔽罩,是把干扰源包起来,改变电路接地方式,使磁地线不会往外辐射。如图1所示,对于PCB板1上的电子部件,使用屏蔽罩2覆盖。
现有的屏蔽罩分为两类:一片式屏蔽罩与两片式屏蔽罩。
如图2所示,一片式屏蔽罩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价格低,缺点为如果被屏蔽的芯片需要返修,屏蔽罩拆卸困难,需要手工用热风枪融化焊锡,取下屏蔽罩,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周边器件损坏。
如图3所示,两片式屏蔽罩,包括屏蔽罩盖21和屏蔽罩框22,优点为返修时拆卸方便,只要打开屏蔽罩盖即可进行返修操作;缺点为结构相对复杂价格高,这种设计分为两个零件,因此需要两套模具,并且屏蔽罩框的空心部分在生产中属于废料,这两点原因造成了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屏蔽罩,既能够具有一片式屏蔽罩结构简单价格低的优势,又能够解决了一片式屏蔽罩返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罩,包括冲压形成一体的侧壁与顶盖,侧壁两端连接,顶盖可开合地覆盖侧壁围合的空间。
进一步地,侧壁与顶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形成薄弱区。
进一步地,侧壁两端设置有相对应的齿状结构。
进一步地,侧壁下沿设置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顶盖通过卡合结构固定于侧壁。
进一步地,卡合结构包括:侧壁与顶盖上通过冲压形成对应的一对或多对卡合件。
进一步地,侧壁和/或顶盖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PCB板,PCB板设置有覆盖上述屏蔽罩的电子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罩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包括冲压形成一体的侧壁与顶盖,只需要一套模具,因而能够具有一片式屏蔽罩结构简单价格低的优势;
(2)顶盖可开合地覆盖侧壁围合的空间,能够解决了一片式屏蔽罩返修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屏蔽罩安装于PCB板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片式屏蔽罩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两片式屏蔽罩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罩顶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屏蔽罩顶盖合上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屏蔽罩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罩,包括冲压形成一体的侧壁31与顶盖32,侧壁31两端连接,顶盖32可开合地覆盖侧壁31围合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屏蔽罩,包括冲压形成一体的侧壁31与顶盖32,只需要一套模具,因而能够具有一片式屏蔽罩结构简单价格低的优势;顶盖32可开合地覆盖侧壁31围合的空间,能够解决了一片式屏蔽罩返修不便的问题。
当需要返修时,打开屏蔽罩的顶盖32,如图4所示,进行相应操作;返修完成后,将顶盖32合上,操作方便。
冲压形成一体的侧壁31与顶盖32,展开图如图6所示,侧壁31两端设置有相对应的齿状结构311,将侧壁31两端连接,形成闭合的侧壁31。
侧壁31与顶盖32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形成薄弱区,便于顶盖32的开合。
侧壁31下沿设置有多个凸起313,便于将侧壁31焊接到PCB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