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热转印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612.9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安平;王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可达电子影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李富华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热转印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热转印炉,是一种自动化加热设备,是一种连续的将打印后电子影像热转印至不锈钢、铝、陶瓷、塑料等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自动化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转印加热炉是长条结构,通常带有一个长条形的运输链,运输链的两端分别是被加热工件的入口和出口,长条结构的中段是加热段,设有加热元件和热风循环装置,能够使工件充分、快速和均匀的被加热。长条形结构的好处是结构简单,但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和运输。由于工件入口和出口在炉的两端,必须设置两名以上的工人配合工作,在工件较少的情况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形热转印炉。所述的热转印炉外形为圆形,体积更小,内腔更大,可以方便的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和电机带动的旋转工作台,炉顶设有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外设置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炉底,进风口设置在炉顶,所述的风机设置在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器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炉顶的进风口出,另一部分设置在炉底的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固定安装在带有滚轮的炉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炉门的门扇与扇形门架的圆弧侧连接,扇形门架的顶角侧设置门轴,所述的门轴与炉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架上设有折叠拉杆,所述的折叠拉杆与电气控制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形炉体和可以旋转的工作台,充分利用了炉内的空间,在狭小的圆形加热炉中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整个热转印炉结构紧凑,可以在有限的场地中进行连续化的热转印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五所述热转印炉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二、三所述炉体的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所述带有炉架热转印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圆形热转印炉,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形和内腔均为圆柱形的炉体1,所述炉体上设有V字形的工件进出口2,所述的工件进出口设有弧形炉门3,所述的内腔中设有加热器701、702和电机402带动的旋转工作台4,炉顶设有风机5。
本实施例所述的炉体是回转轴线竖直的圆柱体,中间的内腔也同样是圆柱体,炉壁中设有保温材料。内腔设置旋转的工作台。工作台是圆盘形,由电机带动旋转,台面上开有很多孔,使热风穿过孔流动,以便充分的加热工件。
所述的V字形缺口,是在圆柱体的外圆面上开口,使工件得以进出。为保持炉内的温度,可以在工件进出口上挂上帘子。
圆弧形的炉门则与炉体的外圆面相配合。炉门可以使用推拉门,也可以使用平开门。或者设置一扇形的连接体,即作为炉门的连接轴,还可以盖住V字形的缺口。
炉内腔设置的加热器,可以在炉内腔的底部或者顶部,或者顶部和底部都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为电炉丝之类的电加热元件。
为使加热均匀,本实施例在炉顶设置了风机,将热风从内腔的顶部向下吹,使工件均匀受热。为进一步是加热均匀,可以设置循环热风的通道,热风的通道进口设置的炉底,出口设置在炉顶,并通过炉顶的风机形成循环。
炉体可以设置在炉架上,炉架可以带有滚轮,以方便移动。为方便操作可以将控制加热的电气箱设置炉架上,还可以设置折叠支架,使电气箱可以方便的收起和拉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炉体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炉体外设置热风通道6,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601设置在炉底,进风口602设置在炉顶,所述的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可达电子影像有限公司,未经美可达电子影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