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多个混凝土试件施加持久轴拉损伤荷载的试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952931.1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公告)号: CN205175824U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庄金平;邱豪;蔡雪峰;郑永乾;李振;杨尊煌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G01N3/08 分类号: G01N3/08
代理公司: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代理人: 宋连梅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凝土 施加 持久 损伤 荷载 试验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多个早龄期混凝土试件 施加持久轴拉损伤荷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早拆模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拆体系”,正处于工程推广运用阶段。 该“快拆体系”就是当某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在保证施工安 全的前提下,除保留的立杆及晚拆支撑头外,将梁底模板提早拆除,从而加 快施工进度。目前铝合金早拆模板技术中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主要是参照国 外经验,在混凝土龄期达到36小时即拆除梁板底模。然而,只有36小时龄 期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荷载的作用下是否产生损伤及其损伤对后期混凝土 结构的性能是否会产生影响是工程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研究早 龄期混凝土在轴心受拉荷载作用后的损伤力学性能尤其是受拉损伤后的弹 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劈裂强度等,是计算早龄期混凝土结构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等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

目前,一些研究者为研究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弹性模量,也进行了一些实 验研究。

如下参考文献:

[1]张文博,毛明杰,杨秋宁,陈伟.粉煤灰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弹性模量. 科学技术与程,2015,15(9):225-229。

[2]安明,杨志慧,余自若,翟延峰,高康.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 铁道学报,2010,32(1):54-58。

[3]陈萌,毕苏萍,刘立新,彭少民.商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受拉弹 性模量的试验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4(2):186-189。

[4]梅国栋,徐礼华,鲁维妙,黄乐.纤维掺量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 拉性能的影响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6(6):752-758。

[5]韩学才,许家文.橡胶再生混凝土轴心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太原理工 大学学报,2014,45(6):799-802。

张文博(2015)[1]采用采用在棱柱体中心预埋螺纹钢筋,利用钢筋与混凝 土的粘结性能对混凝土施加轴心拉力,从而测定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弹性模 量,如图1所示,柱体中心预埋螺纹钢筋受拉试验装置。图中标号注释:切 削螺纹—1,黏结端—2,钢筋应变片—3,混凝土应变片—4,试件中央—5, 双面带肋钢筋—6。

安明(2010)[2]采用将倒8字型的混凝土试件放置于夹头上进行轴心受 拉试验,如图2所示,夹头上进行轴心受拉试验装置。图中标号注释:框架 横梁—1,夹紧螺母—2,框架拉杆—3,夹头—4,立杆—5。

陈萌(2008)[3]试件采用预埋拉杆式,试件两端各设一根230mm长、 直径为12mm的HRB335钢筋作为拉杆,使拉力通过预埋钢筋传递到混凝 土试件中。如图3所示,预埋拉杆式轴拉试验装置图。图中标号注释:1— HRB335钢筋。

梅国栋(2013)[4]采用在试件端部预埋式哑铃形试件,并采用细螺纹丝 杆连接,通过吊笼和球铰与万能试验机的夹头连接,施加轴心拉力。如图4 所示,试件端部预埋式哑铃形试件。图中标号注释:万能试验机夹头—1, 球铰—2,钢板—3,球形螺母—4,测力钢杆—5,数据采集系统—6,应变 片—7,引伸计—8。

韩学才(2014)[5]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混凝土试件的端部采用粘结 胶与钢板(带拉杆)粘结后,在夹持在试验机进行轴心抗拉试验。如图5 所示,夹持在试验机进行轴心抗拉试验。图中标号注释:上拉杆—1,上拉 板—2,哑铃型试件—3,下拉板—4,下拉杆—5。

现有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存在的缺点是:

①变截面的方法,试件制作较麻烦,需要制作相应的模板,导致试件在 几何尺寸上误差较大,进而导致偏心受力。

②预埋件安装、费时费工。预埋钢筋要求准确埋设,无论是准备工作、 制作试件或试验前的联结螺栓都比较麻烦;粘结法则要求试件的粘结面要精 心处理,粘结剂的硬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早龄期混凝土试件的损伤及 损伤后弹模的测试则不适用。

③只能对单个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工作量繁重。而由于混凝土的 离散性较大,一组试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如果逐个的对混凝土试件施 加持久损伤荷载,则试验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而采用多个试件同时测试,可 以减少试验装置的套数和工作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2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