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及内化成充放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3829.3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世平;唐建华;唐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迅能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0;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化成 放电 装置 设备 | ||
1.一种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脉冲信号 产生单元、信号隔离放大单元、IGBT功率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为装 置中其它各单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脉冲信号产生单元连接信号隔离放大单元,经隔离放大的脉冲信号输 入IGBT功率单元;所述IGBT功率单元包括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调节电路, 充电电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电路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调节电路根据蓄电 池的充放电状态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脉冲信号分别控制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 调节电路的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脉冲信号产生单元,用于采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参 数,脉冲信号产生单元根据采集的参数控制脉冲信号的叠加组合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 冲信号产生单元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叠加组 合,输出充电脉冲信号、放电脉冲信号和调节脉冲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 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栅极连接充电脉冲信号输出端,源极 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充电电源和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Q2和放电 电阻RX,第二开关管Q2栅极连接放电脉冲信号输出端,源极通过放电电阻RX 连接蓄电池;所述调节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Q3和反馈电阻R9,第三开关管Q3 栅极连接调节脉冲信号输出端,源极通过反馈电阻R9连接蓄电池;第二开关管 Q2和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馈单元包括温度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连接脉冲信号产生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馈单元包括电流、电压采集电路,电流、电压采集电路分别连接脉冲信号产生 单元。
6.采用权利要求1-5中充放电装置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设备,包括强电 系统和弱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系统包括电源供应模块、充放电转换 模块和上述充放电装置,所述电源供应模块、充放电转换模块和充放电装置依 次连接,所述弱电系统包括控制驱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 感器,控制驱动电路分别连接电源供应模块和充放电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充放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弱 电系统包括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控制驱动电路和充放电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弱 电系统连接PC上位机,所述PC上位机与微处理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供应模块包括电源变压器、三相整流逆变电路和PFC校正电路,电源 变压器、三相整流逆变电路和PFC校正电路依次连接,三相整流逆变电路连接 控制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迅能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迅能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38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