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281.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尼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派迪斯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L29/08;H02J7/00;G07F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力 载波通信 功能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上的电气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如小型游艇、旅游房车上装载电气设备,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但是小型游艇和房车充电却极为不便,由于现有的市电没有适配小型游艇或房车的充电接口,即使提供了充电接口,也无法对充电进行计费,造成计费困难;此外,小型游艇和房车为了便于人们旅游,还需在游艇上或房车上储水,但用户在加水时经常人为地遗忘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如果对供水、供电进行计费,则需要专人进行管理,管理成本较高。通过远程通信对用水量和用电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计费显得尤为必要;且加水接口暴露在充电桩外侧容易受到污染;同时现有电桩不利于远距离加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实现了对充电电桩远程的监控以及具有更加卫生的电桩结构,同时具备远距离加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包括电桩本体、充电接口和加水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和加水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桩本体上;在所述电桩本体内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进水口和加水接口之间设置有水管,在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在所述电桩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型处理单元、存储器、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加水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器、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加水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加水模块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水接口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长度至少5米以上,在所述电桩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存放所述软管的存放柜;所述存放柜包括柜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柜门的柜门开闭装置;所述柜门开闭装置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桩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板的卡槽,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卡槽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单元,在所述电桩本体一侧设置有相应的散热孔。
优选地,在所述电桩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感应面板,所述感应面板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单元。
优选地,在所述电桩本体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电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风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单元。
可选地,所述充电接口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充电接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桩本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管道部和接口部,所述管道部设置在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电桩本体之间;在所述接口部上设置有接口盖。
优选地,在所述电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LED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电桩本体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设置的载波通信模块可以对电桩用电量和用水量实现远程的监控。将加水接口设置在存放柜内,保障了卫生情况;设置的软管可以根据港口和停车位置与电桩距离进行设定;实现远距离加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的充电电桩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派迪斯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派迪斯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备电源用阀控电池组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智能型中压柱上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