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352.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捷塑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34 | 分类号: | B29C47/3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生产 牵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机构,特别涉及一种PVC管生产用牵 引机构。
背景技术
PVC管在生产流水线上是一边挤出一边冷却,挤出的PVC管如 果没有外在的拉伸力,会容易造成弯曲变形的现象。因此需要牵引机 构对PVC管进行拉伸。我国专利201310160841.4中公开了一种管材 双牵引机,该牵引机上设置有上下两个牵引机构,每个牵引机构上装 有将管材压紧的压紧块,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紧块是长方形的压紧 块,由于管材大多是圆形的,压紧块在压倒管材上时基本都只有中心 的一个点能与压紧块接触产生摩擦,因此要达到大的摩擦且不会相对 滑动就必须使用较大的压力,这样会耗费大量的能耗。另外,仅设置 两条牵引机构在牵引带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接触不到管材,容易造成 牵引机构对管材的拉伸力不够,因此会需要更大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VC管生产用牵 引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管材周围的三个 牵引轮,所述牵引轮由两个辊轴张紧,并可随辊轴的转动而运动,所 述辊轴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所述主动辊通过电机带动;所述牵引轮 上设置有双排张紧块,所述两排张紧块为倾斜设置,可紧贴于管材上。
进一步的,所述三个牵引轮围绕管材设备的连线呈正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块设置于所述牵引轮上的倾斜度可调节。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三个牵引轮,对称设置于PVC管的周围,使 PVC管受理均匀,拉伸时也会均匀;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牵引轮 上设置双排的压紧块且压紧块可活动,增加压紧块与PVC管的接触 面积,使压紧块对PVC管的拉伸力更大,拉伸效率更高,只需利用 较小的压力就能达到较大的拉伸力,减少了能耗节约了资源;本实用 新型中设置的双排压紧块可以活动,就能适用不同管径的PVC管, 均能达到较大的拉伸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的示 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的正 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的侧 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牵引;2-轮辊轴;21-主动辊;22-被动辊;3-张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 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PVC管生产用牵引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管材周围的三个 牵引轮1,所述牵引轮1由两个辊轴2张紧,并可随辊轴2的转动而 运动,所述辊轴2包括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所述主动辊21通过 电机带动;所述牵引轮1上设置有双排张紧块3,所述两排张紧块为 倾斜设置,可紧贴于管材上。
所述三个牵引轮1围绕管材设备的连线呈正三角形。
所述张紧块设置于所述牵引轮上的倾斜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轮1和电机通过一般的机械固定在机架上,三 个牵引轮成正三角形设置,且该正三角形的大小可调节,即牵引轮不 仅可以转动还能沿指向管中心的方向往复运动,当管径大时,就远离 管径方向运动,管径小时就靠近管径方向运动,以适应不同的管径的 PVC管材。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排压紧块3的角度可调节,可以根据管材的关 键调节到一特定的角度后固定,也可以是活动的,然后利用在使用过 程中直接压紧管材,达到一个平衡的角度。该活动的设置可以利用本 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结构,以达该目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 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 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 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 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捷塑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捷塑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