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988.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星宇;王会;孙喜民;候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液除泡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乳胶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乳胶类产品,从而需要对乳胶液进行各种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气泡并滞留在液体内部,导致严重的产品外观问题以及内部质量问题,国家更是对乳胶制品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的乳胶液加工过程中除泡方法主要为添加化学试剂除泡、机械辅助除泡以及超声波除泡。
采取消泡剂进行除泡,可实现快速地除泡,但是消泡剂难以从胶液中分离,容易改变除泡后胶液的性质,而且消泡剂不易运输与保存。机械辅助除泡需要安装多种设备,产生较高的成本,并且设备维护的需求会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气泡消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包括除泡槽和溢流槽,除泡槽通过带管路阀门的管道与溢流槽连通,还包括高频振动棒和鼓风机构,所述高频振动棒设于除泡槽内且低于除泡槽内液体的液面,所述高频振动棒接收超声波发生器的信号,产生高频振动使除泡槽内的液体导出气泡;所述鼓风机构与所述除泡槽连通以向除泡槽输气,将气泡吹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超声波振动棒对静置胶液进行超生波震动,内部大气泡会因声压以及高频率震动破裂成小气泡逐渐上浮并漂浮出液面之上,此时开启鼓风机构,将气泡吹出,当胶液在除泡槽内除泡通过管路阀门进入溢流槽内,所述溢流槽包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对胶液进行溢流,再次除泡保证了胶液气泡含量达到最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除泡槽通过溢流边沿板隔离形成气泡导出槽和气泡收集槽,所述溢流边沿板低于除泡槽的侧壁,所述气泡导出槽与溢流槽连通;所述溢流边沿板上设有引导网,所述引导网连接气泡导出槽和气泡收集槽,用于将气泡导出槽内的气泡导入收集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出槽内引导网靠近气泡收集槽方向无固定边框,保证了当气泡在风力的作用下向气泡收集槽移动时因引导网边框的拦截而进行堆积,当气泡破裂浮出液面时由于引导网的作用,气泡被均匀的分隔在,同时气泡只能沿引导网规定方向移动,防止气泡在风力的作用下随意移动进行大量堆积使除泡不彻底,所述引导网可以在鼓风机构启动时防止液面由于风力的作用进行波动导致产生新的气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泡收集槽与外界通过带开关阀门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阀门管道对气泡收集槽起到胶液再次回收以及气泡收集槽的清理过后污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机、送风管和吹风罩,所述鼓风机通过送风管与吹风罩连通,所述吹风罩与气泡导出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板隔离形成第一溢流槽和第二溢流槽,所述第一、二溢流槽分别与气泡导出槽和出水管连通;所述溢流板低于溢流槽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泡槽与溢流槽设有设备槽,所述管路阀门、鼓风机、超声波发生器设于设备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槽的侧壁设有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设备安装槽包括鼓风机和超声波发生器,在设备开启时会产生热量,如果部及时排除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百叶片起到了良好了通风作用,便于气体的流通,防止了设备仪器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状态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开关阀门;11、溢出边沿板;2、超声波发生器;22、超声波振动棒;3、管路阀门;33、管路;331、出水管;332、进水管;4、溢流板;5、送气管路;55、鼓风机;551、吹气罩;552、引导网;553、百叶片;6、透气口;66、可拆卸百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超声波胶液除泡装置,包括除泡槽和溢流槽,除泡槽通过设备槽内管路阀门3与溢流槽连接,除泡槽与气泡收集槽通过溢流边沿板11相隔离,设备槽通过送风管道5与除泡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 下一篇:一种动态检测XSS漏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