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5002.6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3125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新鲜茶叶杀青干燥的筒一般都是方形或圆形的筒体,上面设有热风入口,筒体一侧开有取放茶叶的开口。茶叶放入筒体内,热气从热风入口进入筒体对茶叶进行干燥,但茶叶在筒体内受热不均匀,上层的茶叶已经过干,而下层的茶叶还很湿,因而需要过一定时间翻动茶叶,不但操作麻烦,茶叶干燥的均匀度任然很低。有些企业在筒体内设置有电机带动的搅拌叶片,这样虽然解决了茶叶干燥不均匀的问题,但使得干燥筒结构复杂,而且增加电能的消耗,加工成本高。有的茶叶杀菌效果不强,杀青干燥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能够使茶叶杀青干燥的效率高,可以使得茶叶杀青后含有的细菌数目减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机架、转筒、排湿装置、风罩,所述机架上端设有进料斗,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机架的底部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机架内部设有固定架和加热装置,机架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排湿装置,所述转筒和机架之间用转轴连接,转轴上端和电机之间有传动件连接,所述转筒外圆面上设有若干紧密小孔,转筒内部设有螺旋导轨,转筒的正下方设有茶叶出料板,茶叶出料板的下端和出料口相连,所述排湿装置位于茶叶出料板的上方,所述风罩一端包住转筒的左侧面,风罩另一端连接热风管,热风管末端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和固定架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位于转筒的右侧面,转筒的底部设有茶叶出料控制口,所述茶叶出料板颜色呈半透明状。
作为优选,所述风罩上设有若干风窗,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茶叶接收装置,茶叶接收装置上方为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口伸入转筒内约1~2cm,所述加热装置和转筒外圆面的距离为14~30cm。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和转筒配合连接,所述转筒和机架上端内壁有一定间隙,所述传动件为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筒两侧正对面处设有鼓风机和加热装置,使得茶叶的杀青干燥方式多样化,茶叶杀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将转筒和鼓风机之间设有风罩,转筒上设有紧密分布的小孔,使得风和茶叶的接触面积加大,加快了茶叶的杀青干燥速度;将机架上设有排湿装置和紫外线杀菌装置,使得茶叶表面蒸发的湿气可以被快速带走,提高了茶叶杀青效率,使得杀青后的茶叶含有的细菌数目减少;将转筒下方设有半透明状的斜向的茶叶出料板,使得茶叶可以快速输出,还能方便紫外线的照射杀菌;将转筒上下端设有相应的茶叶进出空间,转筒内部设有螺旋导轨,使得茶叶杀青的效率及质量更加高态化。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转筒、3-排湿装置、4-茶叶出料板、5-转轴、6-风罩、7-电机、8-传动件、9-鼓风机、10-进料斗、11-加热装置、12-固定架、13-出料口、14-紫外线杀菌装置、21-螺旋导轨、61-热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机架1、转筒2、排湿装置3、风罩6,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进料斗10,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7,机架1的底部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14,机架1内部设有固定架12和加热装置11,机架1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13和排湿装置3,所述转筒2和机架1之间用转轴5连接,转轴5上端和电机7之间有传动件8连接,所述转筒2外圆面上设有若干紧密小孔,转筒2内部设有螺旋导轨21,转筒2的正下方设有茶叶出料板4,茶叶出料板4的下端和出料口13相连,所述排湿装置3位于茶叶出料板4的上方,所述风罩6一端包住转筒2的左侧面,风罩6另一端连接热风管61,热风管61末端设有鼓风机9,鼓风机9和固定架12相连,所述加热装置11位于转筒2的右侧面,转筒2的底部设有茶叶出料控制口,所述茶叶出料板4颜色呈半透明状,所述风罩6上设有若干风窗,所述机架1的一端设有茶叶接收装置,茶叶接收装置上方为出料口13所述进料斗10的下端口伸入转筒2内约1~2cm,所述加热装置11和转筒2外圆面的距离为14~30cm,所述转轴5和转筒2配合连接,所述转筒2和机架1上端内壁有一定间隙,所述传动件8为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未经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5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