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5067.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块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组件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在背光模块 及显示设备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侧入光式背光模块中,通常会使用复数个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然而,由 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场角度有限,导致导光板对应两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位置出现 暗带与出光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作法会在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微结构,通过微结构可使入 光光线均匀。然而,此种作法对于改变发光二极管的光场角度有限,当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减 少且其之间的间隔加大时,仍会产生导光板出现暗带以及亮度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其中,导 光板可增加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的入光角度,进而可提升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块以及 显示设备时的外观品味与出光均匀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导光板。此导光板包括本体、复数个入光结 构、复数个第一微结构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本体包括入光面。入光结构间隔地设置在入 光面上。其中,每一个入光结构包括顶面以及分别连接于顶面的相对两个侧边的两个侧面。 而且,入光结构的顶面与入光面之间有距离。第一微结构设置在每一个入光结构的顶面 上。第二微结构设置在入光结构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上述每一个入光结构为梯形结构,且每一个侧面为 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上述每一个第一微结构与第二微结构为圆柱形(R- cut)结构或角柱形(V-cut)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上述入光结构的其中一者的顶面上的第一微结构的 数量比设置在其中的两个相邻的入光结构之间的第二微结构的数量多。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上述入光结构的其中一者的顶面上的第一微结构的 数量与设置在其中的两个相邻的入光结构之间的第二微结构的数量比例为2∶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前述导光板以 及至少一个光源。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再提出一种显示设备。此显示设备包括前述背光模块 以及显示面板。其中,前述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的本体还包括出光面。显示面板与导光板的 出光面相邻设置。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上间隔设置凸出的入光结构,以 使入光结构的顶面与入光面间形成高度差。藉此,可使充分的光线从入光结构的侧面进入 导光板中,以提升入光量。另一方面,入光结构的侧面为斜面,故可增加折射光线的面积,并 提高光线进入导光板的入光角度,进而可改善导光板出现暗带以及亮度不均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入光面以及入光结构的顶面分别设有微结构, 故光线在进入导光板之前可先经过微结构的折射而形成较大的入光角,同样可使入光更均 匀,进而提升导光板的出光均匀度以及外观品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结合附图所做的下列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架构与已知架构的导光板辉度与光源的光场角度的 关系示意图;以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局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同时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其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 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以及局部上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00包括导光板120以 及与导光板120相邻设置的光源140。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20包括本体121、复数个入光结 构122、复数个第一微结构123以及复数个第二微结构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5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电力变压器伺服控制线圈组装架
- 下一篇: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