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5731.1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敏;王兴军;郑崇纳;桑圣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2 | 分类号: | F23C10/02;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型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二次风是整个炉内燃烧过程的主旋律,目前绝大多数的CFB炉型二次风设计,没有达到深度分级送风充分协调,未处理好射流穿透、配风均匀性、风煤比局部均衡和合理制造还原氧化区分布这几方面的协调关系。在燃用煤质、风帽状况、飞灰循环效率、颗粒度、布风板面积和流化速度等几方面显著变化时,料层厚度自然会发生变化,所对应的沿高程和水平方向的炉内压力会有很大区别,所对应的二次风设计当然应当做出合理安排,以满足1.2~1.6m核心燃烧区的合理延伸,保障整个燃烧体系的正常进行,所以二次风的设置相当重要。
原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采用环形布置,二次风喷口采用下倾式布置方式,设置八个进风口。该种方式容易造成炉膛中心缺氧,局部氧量超标,使炉膛内氧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氮氧化物检测指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氧效率高的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侧壁上环形均匀排布有若干二次风喷口,所述二次风喷口连接有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喷口上方的炉体左右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两组复合风喷口,所述复合风喷口连接有复合风管,所述复合风管包括外风管和套在外风管内的内风管,所述内风管与二次风管相连接,所述外风管连接有工业废气母管,所述外风管上设置有增压风机。
上述二次风喷口采用四个,每组复合风喷口包括两个复合风喷口。
上述复合风喷口与二次风喷口之间的距离为2300mm-2400mm。
上述二次风管、外风管和内风管上均设置有电动调节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二次风喷口位置,将上移二次风喷口采用分层处理,即增加了工艺废气的分级燃烧又增加了空气分级燃烧。减小了一次风机进气量,增加了烟气进入量;减少了车间废气外流,净化车间空气;增加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强化了燃烧;增加了喷口冷却能力,防止设备异常情况下烧坏喷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原理图
其中:1炉体,2二次风喷口,3二次风管,4外风管,5内风管,6增压风机,7工业废气母管,8电动调节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侧壁上环形均匀排布有若干二次风喷口2,二次风喷口2连接有二次风管3,二次风喷口2上方的炉体1左右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两组复合风喷口,复合风喷口连接有复合风管,复合风管包括外风管4和套在外风管4内的内风管5,内风管5与二次风管3相连接,外风管4连接有工业废气母管7,外风管4上设置有增压风机6。二次风喷口2由原来的八个变成四个,每组复合风喷口包括两个复合风喷口。复合风喷口与二次风喷口2之间的距离为2300mm-2400mm。二次风管3、外风管4和内风管5上均设置有电动调节蝶阀8。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锅炉原二次风送风系统不变基础上,将二次风喷口2分为两级二次风,即在原二次风喷口2正上方处设置两组复合风喷口,左、右墙各一组,每组复合风喷口包括两个复合风喷口。同时,将锅炉原二次风量50%的风量送入锅炉原二次风系统,其余的50%的二次风转移至新增加复合风喷口作为新二次风喷口2的中心风使用,为了保持原二次风喷口2风速,原锅炉8个二次风喷口2减少为4个,其喷口尺寸保持原设计不变,另外,将进入一次风机入口约50%废气转移至炉膛上方新增设的复合风喷口内作为中心二次风使用,二次风的引出位置取至二次风机出口垂直管段左右侧,其主要目的为了增强空气分级燃烧,降低炉膛高温区的温度。将上移二次风喷口2采用分层处理,即增加了工艺废气的分级燃烧又增加了空气分级燃烧。增加了增压风机6,减小了一次风机进气量,增加了烟气进入量;减少了车间废气外流,净化车间空气;增加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强化了燃烧;增加了喷口冷却能力,防止设备异常情况下烧坏喷口。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5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用等离子点火复合多通道燃烧装置
- 下一篇:燃煤锅炉用一次风螺旋导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