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149.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窦小勇;胡娟;秦晓波;徐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4 | 分类号: | B65H75/34;H01R13/72;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苗青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线盒。
背景技术
在高压试验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将试验仪器接地,一个试验项目使用仪器较多时,需要将各个仪器同时接地。常规做法是使用裸导线将仪器连接后接地。由于实验仪器较多,而且仪器的导线也容易缠绕变形及断股等情况,导致实验过程出错。
而且在高压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接线、收线过程相当繁琐、费时,增加人力成本。
针对目前高压实验过程中对实验仪器接地用导线容易出错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高压实验过程中对实验仪器接地用导线容易出错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线盒。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线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回位中轴,所述盒体侧壁设置地线出口;
第一地线,所述第一地线一端缠绕在所述回位中轴上,另一端从所述地线出口伸出;
第二地线,所述第二地线一端缠绕在所述回位中轴上,另一端从在所述地线出口伸出;其中,
所述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地线在所述回位中轴区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为方形盒体;所述回位中轴内设置回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线包括第一绝缘皮和第一导线;
所述第二地线包括第二绝缘皮和第二导线;其中,
所述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一端在所述回位中轴区域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地线,
所述第三地线一端缠绕在所述回位中轴上,另一端从所述地线出口伸出;其中,
所述第三地线与所述第一地线或所述第二地线在所述回位中轴区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地线包括第三绝缘皮和第三导线;其中,
所述第三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的一端在所述回位中轴区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皮为红色或橙色或黄色;和/或,
所述第二绝缘皮为红色或橙色或黄色;和/或,
所述第三绝缘皮为红色或橙色或黄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地线盒,包括:盒体、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盒体内设置回位中轴,所述盒体外设置地线出口;所述第一地线一端缠绕在所述回位中轴上,另一端从所述地线出口伸出;所述第二地线一端缠绕在所述回位中轴上,另一端从所述地线出口伸出;其中,第一地线与所述第二地线在所述回位中轴区域电连接;通过回位中轴可以将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收缩到盒体内,而且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在回位中轴部位电连接,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地线接各个仪器,第二地线接地,使用完毕后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可以通过回位中轴回位到盒体内,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减少劳动强度,而且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11、回位中轴;12、地线出口;2、第一地线;21、第一绝缘皮;22、第一导线;3、第二地线;31、第二绝缘皮;32、第二导线;4、第三地线;41、第三绝缘皮;42、第三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线盒,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1、第一地线2和第二地线3;盒体1内设置回位中轴11,盒体1外设置地线出口12;第一地线2一端缠绕在回位中轴11上,另一端从地线出口12伸出;第二地线3一端缠绕在回位中轴11上,另一端从地线出口12伸出;其中,第一地线2与第二地线3在回位中轴11区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及其充电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经纱交叉退绕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