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176.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香;宋凯;房信强;吕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瀚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12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抗弯力内注式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属于矿用支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新环保型的支护装备,单体液压支柱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25 度--35度的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所适应的煤层顶底板条件是:顶板落后不影响支柱的回 收,底板不宜过软,支柱压入底板深度不恶化底板的完整性,否则应加大底座。
单体液压支柱一般分为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内注式单体 液压支柱是自身带泵及同,支设时用手摇把摇动就能快速升柱,降柱时不排出工作液,可较 好地保护工作环境,而且使用时方便,管理灵活,装备简单。
现有单体液压支柱的升柱手柄一般固定在升降缸上,在液压支柱升柱时,升柱手 柄逐渐升高,操作很不方便。由于升柱手柄会随升降缸升高,限制了升降缸的升高高度,在 对高度较高的煤矿进行支护时,通常在升降缸的顶部进行加长,这就使得直径较小的升降 缸位于中部,这就使得液压支柱的升降缸很容易弯曲,大大降低了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升降缸在上方、抗 弯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 支柱,包括固定缸、固定缸内的升降缸和导油管、自动泄压阀以及升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自动泄压阀设置在固定缸上,所述升降缸设置在自动泄压阀上方,所述固定缸内还设 有单向导通装置,所述升柱机构使液压油经单向导通装置进入导油管,并沿导油管穿过自 动泄压阀后推动升降缸上升。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缸内设有上柱塞座和下柱塞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泄压阀 的上下两侧,并分别在上柱塞座的上方和下柱塞座的下方形成空腔,所述导油管分别穿过 上柱塞座和下柱塞座将空腔连通;所述升降缸设置在上柱塞座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泄压阀的阀筒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油孔,导油管包括上导油 管和下导油管,上导油管将上部所述腔体与上侧的油孔连通,下导油管将下侧的油孔与下 部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自动泄压阀的泄压孔和溢流孔均与固定缸连通。
优选的,每个所述的单向导通装置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串联设置,所述固 定缸内的液压油依次穿过两个单向阀后进入所述导油管内。
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导油管外壁的升柱柱塞以及与升柱柱塞 相连的挡油盘,挡油盘为圆环状,挡油盘的内沿和外沿均设有向上的翻边,挡油盘外侧的翻 边与所述固定缸密封设置,挡油盘内侧的翻边与升柱柱塞之间设有单向导油槽。
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柱塞与单向导通装置之间设有二次增压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二次增压机构包括套设在导油管上的增压筒,升柱柱塞下端的内 径大于上端的内径,增压筒固定设置,增压筒上端伸进升柱柱塞与导油管之间,并在增压筒 上方形成增压腔,增压筒下端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相连,增压筒内壁与导油管外壁间隔设 置。
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机构的升柱手柄设置在所述固定缸上。
优选的,所述的单向导通装置上方设有过滤盘。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升降缸长度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所具有的有益效 果是:
1、本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升降缸设置在自动泄压阀上方,在进行支 护时,升降缸位于最上端,避开了中部最容易发生弯曲的位置,大大增强了本增强抗弯力内 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抗弯强度,在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弯曲,提高了使用寿命,也为升柱机构 安装在固定缸上提供了条件。
2、上柱塞座的上部设有空腔,避免了上柱塞座与升降缸之间紧密接触,妨碍液压 油进入上柱塞座与升降缸之间,方便液压油推动升降缸上升。
3、自动泄压阀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油孔,方便液压油沿导油管穿过自动泄压阀进入 上方的空腔;自动泄压阀的泄压腔能够使液压油回流到固定缸内,实现升降缸的下降;溢流 孔能够在导油管内的油压超过预设值时完成泄压,以保护设备。
4、每个单向导通装置包括两个单向阀,能够避免导油管内油压过高,并使固定缸 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导油管,还方便设置二次增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瀚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瀚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 下一篇:用于降尘的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