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用浮漂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654.1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浮漂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浮漂回收器,其用于回收在钓鱼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从钓线脱落而浮在水面或水中的钓鱼用浮漂。
背景技术
以往的钓鱼用浮漂回收器,其用于回收钓鱼用浮漂(以下称为浮漂)的多个棒状体呈放射状突出的形式固定在基部。例如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等。
专利文献1的浮漂回收器具有中轴和浮漂回收部以及锁定装置。中轴的投入侧前端安装有锤体,另一侧做成钓线连接部。浮漂回收部由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中轴纵长方向上的滑动部件,沿中轴轴连接于滑动部件上的多根骨架(相当于棒状体),以及将各骨架向钓线连接部一侧呈放射状一体式打开,且将各骨架一体式收拢的连接支架部件构成。锁定装置在浮标回收部展开时及收拢时将前述浮标回收部保持在中轴上的一定位置。然而,由于具有中轴、浮标回收部的滑动部件和锁定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专利文献2的浮漂回收器设计成下沉速度为1~30cm/秒,因此,不仅漂浮在水面的浮漂,诸如因扎底而在水中处于沉没状态的浮漂也能回收。然而,存在由于骨架过度张开而使得要回收的浮漂滑落,甚至骨架受到水的强烈阻力而弯曲变形的问题。
专利文献3的浮漂回收器为了保持多个棒状体的开口形状,具有沿开口周围部分的封闭圆框结构。该封闭圆框结构是采用诸如金属细丝、金属绳、合成树脂绳等条索将多个骨架呈圆框状连接在前端的结构。然而,由于各棒状体从金属丝等条索的连接位置向外突出的部分长度较短,即用来挂住浮漂的棒状体的长度较短,存在浮漂回收困难之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2926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2-2723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实用新型注册第31181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防止回收浮漂时多个棒状体因水的阻力而过大张开,提高浮漂回收可靠性的浮漂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鱼用浮漂回收器,其特征为,具备:基部和连接在前述基部的中轴部件以及连接在前述基部的多个棒状体,前述棒状体环绕配置在前述中轴部件周围,具有固定在前述棒状体的纵长方向途中位置上且限制前述棒状体向远离中轴部件方向移动的圆环部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回收浮漂时,可以防止棒状体因承受水的阻力而大幅张开,从而提高浮漂回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和现有设计的对比侧视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变例1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的立体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变例2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变例3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的组装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浮漂回收器;10A-浮漂回收器(现有设计);11-基部;12-棒状体;13-中轴部件;13A-延长中轴;14-钓线联结部;15-浮力体部;20-圆环部件;20A-长形孔圆环部件;20B-放射状圆环部件;21-圆环固定孔;30-钓线;31-浮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浮漂回收器进行说明。这里使用的附图是图1~图9。
实施方式1
图1~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以及其变例1~3。
浮漂回收器10用来回收由于扎底等某种情况与钓线断开的浮漂31。用来挂住、回收浮漂31及钓线30的多个棒状体12、12、……呈放射状安装固定在基部11上。并且,将用来连接、牵引作为回收线的钓线30的中轴部件13,安装固定在前述基部11上,并使其基本位于多个棒状体12、12、……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洛布莱株式会社,未经古洛布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喷洒药箱
- 下一篇:规模化丰年虫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