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提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7895.8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烽;郭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京超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提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提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罐。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包括水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和溶剂提取法等,常见有溶剂提取法和水煎煮法;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有效成分溶解度性质,选用对需要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它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所需要的活性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一种提取方法;而水煎煮法则是人们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家庭煎药罐、自动煎药机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等。
上述所提到的中药提取方法大部分都需要中药提取罐这一关键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中药提取罐主体基本都为圆筒形,实用性最强,但其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操作复杂、药渣过滤不充分,另外在药液排放过程中容易造成排放口堵塞等缺陷。
专利申请号为:20102068011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罐”,设置了中间滤桶,从该专利说明书可知,药渣分布在中间滤桶的外侧并通过底部排渣口排出,而其所设置的放液口则在罐体底部中央、与罐体相通、且与上出料管相通,而上出料管9说明书中给出了其底部与中间滤桶的底部不相连,说明了该专利技术的有效成分药液排放并未经过中间滤桶的过滤,中间滤桶起到的是其它作用,但在该专利说明书中并未详细阐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过滤充分的中药提取罐,使其在中药提取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进料口、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排渣接口、药液排放口、清洗水接口和蒸汽出口,其中,进料口设置在罐体顶部中间,用于药材、溶剂或混合液的进料;清洗水接口设置在罐体上部并与罐体连通,用于提取结束后对罐体的清洗以保持每一次提取的清洁,所述清洗水接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药液排放口设置在罐体侧壁下部,用以提取过程中药液的动态排放、取样或提取结束后药液的排放;第一过滤部件垂直设置在罐体中间,从进料口下来的药材混合液全部进入到第一过滤部件内侧空间内,保持提取过程中药材被隔离在第一过滤部件的内侧空间内,且垂直安装有利于所需要提取的混合液或药材从进料口排下,同时可以减少在提取过程中药材粘附于过滤部件上;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第一过滤部件和罐体内壁中间并覆盖药液排放口,用以过滤提取过程中细小颗粒药渣进入到药液排放口;排渣接口设置在罐体底部,用以提取结束后排放药渣;蒸汽出口设置在罐体上部,用以溶剂挥发出口或热蒸汽出口。
上述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是指设有过滤孔的过滤挡板、设有过滤孔的过滤筒、过滤网格或其它具有过滤功能的钢制部件,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还可以是无纺布虑网或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所围合的空间或与罐体内壁所围合的空间(即上述的第一过滤部件内侧空间)越大越好,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中药材提取充分,同时保留足够大的空间以安装第二过滤部件,且第二过滤部件可以直接设置在药液排放口入口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为圆筒形结构且设有过滤网孔,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为倒圆锥形结构且设有过滤网孔或过滤挡板。
优选地,所述药液排放口至少为两个,其目的是为加快药液排放速度,同时也可以因其中一个药液排放口堵塞,另外的排放口还可以顺利排放药液,降低因药液排放口堵塞造成后续煎操作步骤受影响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药液排放口进口处设置第三过滤部件,所述第三过滤部件为无纺布网、不锈钢网或过滤器,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减少药渣混合到药液中,药液的纯净也为后续操作步骤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若使用溶剂法溶解中药材有效成分来提取,则无需对提取混合液进行加热升温即可完成提取;但人们常用的方法是水煎煮法提取,因此可以在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有夹套并在夹套上设置加热介质进出口接口或设置电加热带,以在提取操作时供应热量,使罐体内提取混合液升温、煎煮。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上部设置有两个清洗器或清洗喷头,分布在第一过滤部件的内外两侧,且通过管道与清洗水接口连接,这样可以对罐体内壁进行全面清洗,避免了每次提取结束后需要人工清洗罐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做到了对罐体内部及部件的全面清洗,降低了混药风险。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壁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清洗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等距离安装在内壁同一平面上,朝向一致,且通过管道与清洗水接口连接;此结构设计的作用是当喷射清洗水时以形成一个沿罐体内壁的闭合水环,水沿罐体内壁向下流形成环形水帘,从而达到对内壁全面清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京超,未经郭京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7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