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059.1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王洪山;于健;王志秀;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4 | 分类号: | F02B67/0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刘文英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双向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的双向取力装置普遍存在两端连接方式全部为花键连接或者全部为圆锥面过盈连接连接。其中花键连接为两零件上等距分布且齿数相同的键齿相互连接,并传递扭矩或运动的同轴偶件,花键连接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定心精度高,导向性能好,可实现静连接或动连接;圆锥面过盈连接为利用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相对轴向位移压紧获得过盈结合,可利用螺纹连接实现轴向相对位移也压紧,也可利用液压装入和拆下,这种连接结构简单,定心精度好,可承受转矩,轴向力或者两者符合的载荷,而且承载能力高,在冲击振动载荷下也能较可靠的工作。
目前的高压油泵部分采用外花键驱动,较难布置,前述两种双向取力装置均无法实现油泵靠花键进行的扭矩传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其可解决油泵花键传递,同时又可以实现前后端双向取力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齿轮轴,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齿轮轴由驱动端向输出端依次安装有驱动齿轮、法兰和盖板,所述驱动齿轮固装在齿轮轴上,所述法兰和盖板转动连接在齿轮轴上,所述齿轮轴的驱动端设有沿齿轮轴轴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表面设有用于与高压油泵的外花键连接的内花键;所述齿轮轴的输出端设有呈锥状的用于安装输出齿轮的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外径由与齿轮轴连接处向其端部逐渐减小,所述安装段的端部连接有锁紧段,所述锁紧段上安装有用于对输出齿轮进行锁紧的锁紧件。
所述齿轮轴自盖板安装处至其输出端的轴段呈锥台状,其外径自盖板安装处至其输出端逐渐减小。
所述齿轮轴、安装段和锁紧段为一体结构。
所述锁紧件为螺装在锁紧段外表面的锁紧螺母。
所述安装段的最大外径小于齿轮轴输出端端部的外径,使两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所述齿轮轴内设有与连接孔连通的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齿轮轴同轴设置。
所述法兰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齿轮轴上,所述盖板固装在法兰上,所述盖板的内径小于其安装处齿轮轴的外径,所述盖板与齿轮轴之间安装有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圈。
所述齿轮轴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轴承进行轴向限位的轴用弹性挡圈。
所述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所述齿轮轴驱动端安装有用于将齿轮轴安装在齿轮室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过盈热装到齿轮轴上,齿轮轴支撑在齿轮室上并通过法兰实现轴向固定,通过驱动端的内花键和输出端的安装段,实现两端扭矩输出,同时附件的传递扭矩较大,油泵传动平稳可靠准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经过柴油机前端轮系传递给驱动齿轮,驱动端内花键与高压油泵的外花键配合实现油泵的驱动,输出端再用圆锥面过盈连接并用螺母锁紧实现动力输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轴11,齿轮轴11由驱动端向输出端即图示中由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用于将齿轮轴11安装在齿轮室的第二轴承10、驱动齿轮1、法兰2和盖板4,驱动齿轮1过盈热装在齿轮轴11上,法兰2通过第一轴承8转动连接在齿轮轴11上,法兰2右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与第一轴承8连接处的内径使法兰2的右端部形成卡台,第一轴承8的右端部抵在卡台的左端面上,盖板4通过螺栓固装在法兰2上,盖板4右端设有可插入法兰2与齿轮轴11之间间隙的环台,其中盖板4的内径小于其安装处齿轮轴11的外径,盖板4与齿轮轴11之间安装有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圈7,环台的外周面上设有环槽,环槽内安装有用于将环台与法兰2之间间隙密封的O型橡胶密封圈6。齿轮轴11自盖板4安装处至其输出端的轴段呈锥台状,其外径自盖板4安装处至其输出端逐渐减小,此种结构可降低齿轮轴11的自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后端液压系统驱动结构
- 下一篇:高效率汽车发动机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