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机翼专用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590.9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李志鹏;胡俊巍;周英华;胡恒伟;王雪;翟志伟;关燕茹;李洪林;穆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B64C3/34 | 分类号: | B64C3/34;B64D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机翼 专用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飞机机翼专用油箱。
背景技术
CN204688426U公开了一种机翼油箱,该结构油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机翼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之间空间较大,整块的机翼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出现内凹现象,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机翼专用油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飞机机翼专用油箱,包括机翼上侧壳板、油箱外端板、油箱肋板、油箱内端板、进油管、出油管、骨架、机翼下侧壳板组成;机翼上侧壳板的外沿预制有外侧凸沿,机翼下侧壳板的外沿预制有内侧凸沿,外侧凸沿与内侧凸沿匹配,并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机翼上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之间设有贯穿整体结构内部的骨架;骨架的一侧设有油箱外端板和油箱内端板,且与机翼上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之间构成密封腔体,该密封腔体内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油箱肋板,油箱肋板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气流孔,下部设有若干个油流孔,下侧端部设有底位控油孔;油箱内端板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的内端置于油箱内端板的上端部,出油管的内端口置于油箱内端板的下侧端部,机翼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之间设置两个弧形支撑板,两个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对应通过固定套配合,两个弧形支撑板的凸出侧分别与翼侧壳板、机翼下侧壳板内侧配合;两个弧形支撑板之间设置支撑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飞机机翼专用油箱,所述的固定套内设置球形槽,弧形支撑板的端部为球型头,球型头与球形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的弧形支撑板加固在机翼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的薄弱处,增加承受压力的能力,通过弹簧作用,还具有一定缓冲能力,少微形变后可以恢复,增加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翼油箱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翼油箱,由机翼上侧壳板1、油箱外端板2、油箱肋板6、油箱内端板7、进油管8、出油管9、骨架10、机翼下侧壳板15组成;机翼上侧壳板1的外沿预制有外侧凸沿4,机翼下侧壳板15的外沿预制有内侧凸沿3,外侧凸沿4与内侧凸沿3匹配,并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机翼上侧壳板1和机翼下侧壳板15之间设有贯穿整体结构内部的骨架10;骨架10的一侧设有油箱外端板2和油箱内端板7,且与机翼上侧壳板1和机翼下侧壳板15之间构成密封腔体,该密封腔体内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油箱肋板6;(如图2所示)油箱肋板6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气流孔5,下部设有若干个油流孔13,下侧端部设有底位控油孔14;油箱内端板7上设有进油管8和出油管9,进油管8的内端12置于油箱内端板7的上端部,出油管9的内端口11置于油箱内端板7的下侧端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骨架的一侧设有油箱外端板和油箱内端板,且与机翼上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之间构成密封腔体,该腔体即是机翼油箱的全部容积;该密封腔体内固定连接的油箱肋板对机翼上侧壳板和机翼下侧壳板具有提高连接强度,增加支撑稳定的作用;油箱肋板的上部设置的若干个气流孔,目的在于防止机翼油箱顶部出现空气憋聚现象的发生;下部设置的若干个油流孔及下侧端部设置的底位控油孔,其目的在于,当燃料油液面降低时,尽可能减少燃料油在机翼油箱底部的积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硫酸镁粒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