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602.8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基风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zigbee 节点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电路,具体是一种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依赖于无线网络传输,现有的很多技术都采用zigbee网络传输,如何使zigbee节点体积小而且稳定性高,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1、光耦U2、光耦U3、RS485总线芯片U4、芯片U5、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芯片U1引脚VCC分别连接电源VCC1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和芯片U1引脚RXD,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电阻R9并接地,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8和芯片U1引脚P0.0,芯片U1引脚TXD通过电阻R2连接光耦U3内发光二极管正极,光耦U3内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VCC2,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芯片U5引脚RO,芯片U5引脚DI分别连接电阻R4和光耦U3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光耦U3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源VCC2,芯片U5电源端连接电源VCC2,芯片U5引脚B分别连接电阻R5、电容C6、电阻R6和电感L1,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容C6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2、电阻R7和芯片U5引脚A,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源VCC2,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RS485总线芯片U4引脚A、二极管D1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正极和RS485总线芯片U4引脚GND并接地,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1另一端、二极管D1负极和RS485总线芯片U4引脚B,RS485总线芯片U4电源端连接电源VCC2;所述芯片U1型号为CC2530,所述芯片U5采用MAX1348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耦U2和光耦U3均采用6N13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RS485总线芯片U4为MAX48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1电压为3.3V。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2电压为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采用两个光耦进行隔离,稳定性高,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物联网zigbee节点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基风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基风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