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风扇布置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993.3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宽良;郗严静;黄鹏;于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地址: | 26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风扇 布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机械的发动机风扇布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前置式喷杆 喷雾机械的新型发动机风扇布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市场上常见喷杆喷雾机械的发动机是按照传统方式布置,即,吸风式 风扇安装在发动机前端,散热器又在风扇3的前端。
上述布置方式缺点为:当喷雾机械工作时,由于行走速度较快及风扇3的吸风作 用,大量药雾沿A向通过机罩的网孔进入机罩内部,由于农药的酸碱度较大,对散热器造成 较大腐蚀,减少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不改变主动 力输出,同时有效解决散热器和发动机受腐蚀的问题,提高散热器使用寿命的新型发动机 风扇布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动机风扇布
置,发动机风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飞轮的一端。
进一步改进:
发动机飞轮与风扇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接在发动机飞轮上的主动带轮。
进一步改进:
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的风扇固定支座;
风扇固定支座包括从动带轮和张紧带轮。
进一步改进:
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张紧带轮通过V型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
所述风扇为吸风式风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飞轮端布置在行走机械后端,便于主动力 输出;散热器移到发动机飞轮端,与药雾的距离增加,并且吸风风扇形成的气流方向与进入 机罩内的药雾方向相反,对药雾有排斥作用,有效解决散热器和发动机受腐蚀的问题,提高 了散热器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风扇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右视图。
图中:1-发动机飞轮;2-主动带轮;3-风扇;4-从动带轮;5-风扇固定支座;6-张紧 带轮;7-V型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风扇布置的安装结构,在发动机飞轮1上 安装主动带轮2,在发动机缸盖上安装风扇固定支座5,风扇固定支座5包含从动带轮4和张 紧带轮6,从动带轮4上传动连接有风扇3,主动带轮2、从动带轮4及张紧带轮6通过V型皮带7 传动连接并构成独立的传动轮系。
发动机飞轮1旋转,通过主动带轮2传给从动带轮4,从而带动风扇3旋转,张紧带轮 6调节皮带的张紧力。
所述风扇3为吸风式风扇,安装时,散热器安装在风扇3的前部。
安装时,发动机布置采用前置的方式,发动机布置在车架的前端,发动机飞轮1端 朝向车架后端,动力由发动机飞轮1端输出,这种方式便于主动力输出,同时散热器移到发 动机飞轮端,有效解决散热器和发动机受腐蚀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