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摩托车的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1943.0 | 申请日: | 201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B60R25/102;B60R25/3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摩托车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报警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盗窃车辆的重灾区。为了防止摩托车被盗,通常会给摩托车安装报警器。现有报警器在发现存在被盗情况后通常会发出十分响亮的声音来进行报警。但是,因为这种报警器并不能智能识别哪种行为是真正的盗窃行为,所以报警的准确率不高。特别是一些小孩子玩耍时极易触发报警器,报警器频繁发声给周围的住户造成噪声困扰。而且,报警器响动到保安赶到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足以供经验丰富的盗贼破坏报警器并完成盗窃行动,加上摩托车易被移动,使现有的摩托车报警器并不能阻止摩托车被盗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报警器,以解决摩托车报警器易造成噪声污染的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摩托车的报警器,包括柔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带、设置在连接带两端的锁扣和设置在连接带表面的光伏片;所述连接带内设置有蓄电池、压力传感器、微控制器、GSM模块、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蜂鸣器;微控制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GSM模块、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蜂鸣器;蓄电池与光伏片电连接并为整个报警器提供能量;所述连接带上开有多个透明窗户,所述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正对窗户朝外设置。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将连接带绑缚在摩托车易受力的位置上,并通过锁紧锁扣将连接带牢固连接在摩托车上。当车辆在被盗过程中,一定会触碰摩托车以及摩托车上的报警器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并传递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使摄像头拍摄到车外的情况,并将图像保存后传递给GSM模块;微控制器使超声波传感器发送并接收到盗窃者的各角度的距离,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计算出盗窃者的身高,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GSM模块;与此同时,微控制器使蜂鸣器响动,向周围的人进行报警。GSM模块在接收到各类信息后及时发送给指定手机,为后面的相关操作提供证据支持。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蜂鸣器报警的同时,通过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采录盗窃者的各种信息作为证据及时发送给指定的手机中。比起仅通过声音报警的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第一时间掌握了盗窃证据将更有利于车主追回被盗车辆和捉住盗窃者。而且,使用蜂鸣器报警,大大降低了噪声污染,即使是误报警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周围的住户。对于做贼心虚的人来讲,蜂鸣器的突然响动足以使心虚的人退却。而对于那些贼心胆大的惯犯,就算是报警声音大也是无法阻止其盗窃行动,反而会因为误报警给周围的住户造成噪声污染和频繁响动降低保安的警惕性。
蓄电池与光伏板连接,使蓄电池中的电能在不断被补充。使得摄像头和GSM模块能够一直工作,在摩托车被盗走后,可以通过GSM模块发送回来的信息快速将摩托车追回。
进一步,所述窗户采用钢化玻璃,且钢护玻璃的内外两面均涂有防雾层。钢化玻璃比较坚硬,使汽车报警装置能够在一般碰撞时仍然能够适用,在钢化玻璃的内外两边都涂有防雾层,使摄像头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拍摄界面,避免雾气遮挡摄像头。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至少为三个,且分布在连接带的不同位置。方便摄像头从各个方向来的盗窃者都能被及时发现并采录信息,同时当一个摄像头损坏后其它摄像头照常能够使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上设有开关。为了节约能源,报警装置并不是需要时时刻刻进行工作,一般在夜晚的时候打开开关开启报警器即可。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包括从内到外的橡胶层和金属丝编制层。通过金属丝编织层可以将放置盗窃者切割连接带,所述橡胶层可以有效防水浸湿,避免淋湿连接带内的元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信号传输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锁扣1、连接带2、光伏片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摩托车的报警器,包括柔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带2。连接带2包括从内到外的橡胶层和金属丝编制层。通过金属丝编织层可以将放置盗窃者切割连接带2,橡胶层可以有效防水浸湿,避免淋湿连接带2内的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减震舒适车座
- 下一篇:一种高低位自行车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