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断路器用可折叠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028.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奇;张岚清;轩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断路 器用 可折叠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柄,特别是指框架断路器用可折叠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框架断路器手柄采用的手柄,此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最多只能收缩成两截,而且需要预留更大的空间存放,加大了产品自身设计的难度,且结构冗余复杂,维护繁琐,模具费用较高;而且随着断路器的发展及用户的使用需求,将来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体积小型化,维护简洁性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兼容性强、稳固性好、效果强、更换周期长、方便维修等特点的新型的框架断路器用可折叠手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断路器用可折叠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第三手柄,其中第一手柄的中部为空心部,第二手柄中部开始有长槽,第三手柄中部设置有可容置第二手柄的容置腔,第一手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穿设在第二手柄的长槽中实现对第二手柄的连接,第三手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穿设在第二手柄的长槽中实现对第二手柄的连接,第二手柄置于第三手柄的容置腔后,第三手柄可伸入第一手柄的空心部从而实现第一手柄对第二和第三手柄的收纳设置,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第三手柄形成插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手柄为扁平状,所述第一手柄位于第一销轴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宽度等于大于第二手柄的厚度,第二手柄一侧可折叠置缺口中与第一手柄形成弯折设置,所述第一销轴的直径与第二手柄中部的长槽宽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三手柄整体为圆柱形,第三手柄中部的容置腔为扁平状,其两侧敞开设置,所述第三销轴的直径与第二手柄中部的长槽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手柄整体为圆柱形,其空心部为圆柱形,第二手柄的宽度与第三手柄的直径均小于第一手柄空心部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如下效果:
一.方便拆卸的装置结构,不占用断路器额外的空间且便于快速拆卸及安装;
二.体积小,能省更多空间便于其他附加功能模块的安装如下图;
三.通用性强兼容性强,节省成本;一般断路器都能通用,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四.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手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手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手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框架断路器用可折叠手柄,包括有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和第三手柄3,其中第一手柄1的中部为空心部11,第二手柄2中部开始有长槽21,第三手柄3中部设置有可容置第二手柄2的容置腔31,第一手柄1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2穿设在第二手柄2的长槽21中实现对第二手柄2的连接,第三手柄3一端通过第三销轴32穿设在第二手柄2的长槽21中实现对第二手柄2的连接,第二手柄2置于第三手柄3的容置腔31后,第三手柄3可伸入第一手柄1的空心部11从而实现第一手柄1对第二2和第三手柄3的收纳设置,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和第三手柄3形成插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手柄2为扁平状,所述第一手柄1位于第一销轴12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13,该缺口13的宽度等于大于第二手柄2的厚度,第二手柄2一侧可折叠置缺口13中与第一手柄1形成弯折设置;所述第三手柄3整体为圆柱形,第三手柄3中部的容置腔31为扁平状,其两侧敞开设置,这样第二手柄2可以插入第三手柄3的容置腔31中,所述第一手柄1整体为圆柱形,其空心部11位于圆柱形,第二手柄2的宽度与第三手柄3的直径均小于第一手柄1空心部11的直径,保证插拔方便合理。另外第一销轴12的直径与第二手柄2中部的长槽21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三销轴32的直径与第二手柄2中部的长槽21宽度相适配,这样在插设时,不会摆动,比较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