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形圆孔开孔靠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323.9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覃现凯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 圆孔 开孔靠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条形圆孔开孔靠模。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在原料钢板上开条形圆孔是一种常见工序。传统的等离子切割机只能依 靠一副靠模实现一种条形圆孔的切割,当切割不同半径和长度的条形圆孔时,需要更换不同 的靠模。此种办法效率低下,且靠模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特别是目前的等离子手动切割机, 工人大多需先在钢板上画出所需孔的形状,然后手动操作切割工具沿着孔的边际线进行切割。 这样存在问题是手动操作误差较大,切割刀口容易滑出画好的孔的边际线,开孔边缘不平齐, 为了使得开孔达到设计要求,手工操作必须缓慢,工作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条形圆孔开孔靠模,以提高开孔的效率和质 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形圆孔开孔靠模,支架座、第一滑动条、第二滑动条、第三滑动条、第四滑动条、 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第四螺钉、 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一弹性钢带以及第二弹性钢带,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安装在支架座的左右两端,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平行安装在支 架座前后两端,第一导轨与第三导轨垂直,
第一滑动条和第二滑动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第三滑动条和第四 滑动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上,
第一螺钉垂直固定在第一滑动条上,第一螺钉安装在第一螺母中,第一螺母固定在支架 座上,
第二螺钉垂直固定在第二滑动条上,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二螺母中,第二螺母固定在支架 座上,
第三螺钉垂直固定在第三滑动条上,第三螺钉安装在第三螺母中,第三螺母固定在支架 座上,
第四螺钉垂直固定在第四滑动条上,第四螺钉安装在第四螺母中,第四螺母固定在支架 座上,
第一弹性钢带中部固定在第一滑动条上,第一弹性钢带两端弹性弯曲嵌装在第三滑动条 和第四滑动条之间;
第二弹性钢带中部固定在第二滑动条上,第二弹性钢带两端弹性弯曲嵌装在第三滑动条 和第四滑动条之间。
所述第一滑动条、第二滑动条、第三滑动条以及第四滑动条上都设有刻度。
所述第一弹性钢带和第二弹性钢带的两端为上下相反互相配合的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使用时,首先按照孔的设计尺寸及第一滑动条、第二滑动条、第三滑动条和第四滑动条 上的刻度尺,通过旋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或第四螺钉来调整第一滑动条、第二 滑动条、第三滑动条和第四滑动条之间的距离,由于钢带弹性质地使得钢带在各个滑动条的 之间形成的矩形限位框中自动展开形成所需的孔的形状。孔的形状确定好之后,移动支架座 至钢板上需要开口的位置,切割工具靠着钢带形成的孔模的壁面进行切割。
当使用等离子手动切割机或者等离子仿形自动切割机的开条形圆孔时,使等离子切割机 的枪头或圆柱体导轨沿着靠模运动,枪头做与靠模相似的轨迹运动,在目标材料上,切割出 所需要的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孔效率高和开孔边缘平齐质量高的优点。条形圆孔的半径及长度可以 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弹性钢带为可拆式,可以使用不同规格的弹性钢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圆孔开孔靠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圆孔开孔靠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弹性钢带以及第二弹性钢带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条形圆孔开孔靠模,支架座1、第一滑动条21、第二滑动条22、第三滑动条23、第 四滑动条24、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第一螺钉31、第二螺 钉32、第三螺钉33、第四螺钉34、第一螺母41、第二螺母42、第三螺母43、第四螺母44、 第一弹性钢带2以及第二弹性钢带2,
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平行安装在支架座1的左右两端,第三导轨13和第四导轨 14平行安装在支架座1前后两端,第一导轨11与第三导轨13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修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材焊接过程散热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