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瓶高温灭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593.X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官磊;占梅;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高温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高温灭菌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食品包装瓶消毒灭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因具有多种营养元素,成为大众青睐的补品。市场上产品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可直接使用的液态因食用便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对盛有的包装瓶进行消毒灭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
目前,现有的包装瓶灭菌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消毒的方式居多,而配套实现高温高压灭菌的设备均存在高温蒸汽流量不均匀,导致灭菌效果不佳,同时存在放置待高温灭菌的包装瓶时,该包装瓶难以定位,导致包装片破损率高,从而提高成本。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包装瓶高温灭菌设备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高温灭菌效果好、能实时控制蒸汽流量同时具有效果的包装瓶定位功能的包装瓶高温灭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包装瓶高温灭菌装置,该高温灭菌装置包括高温蒸汽罐及灭菌处理罐,所述高温蒸汽罐通过冷水管通入冷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管通入至灭菌处理罐内,所述蒸汽输出管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所述灭菌处理罐内配备有灭菌定位夹具;所述灭菌定位夹具底部设置有滑轮组,该滑轮组与固定于灭菌处理罐内部的滑轨相匹配;所述灭菌定位夹具上设置有多个与包装瓶相匹配的定位槽,该定位槽边沿设置有瓶体夹具;所述瓶体夹具为三个弹片组成的夹持包装瓶瓶体的弹性夹具,其中三个弹片均呈S形且其一端固定在定位槽边沿,各弹片与瓶体接触一侧设置有加固结构。
进一步,所述加固结构为设置在各弹片对应侧面上的凸块,该凸块与弹片一体相连,该凸块与瓶体接触一端设置有缓冲体。
进一步,所述缓冲体包括复数个缓冲单体,各缓冲单体嵌设于凸块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各缓冲单体呈条状或S状,各缓冲单体包括基层、缓冲层及接触层,所述基层为置于凸块表面凹槽的最低层且其为硬纸板层,而缓冲层为设置在硬纸板层上的橡胶层。
进一步,所述定位槽呈矩阵排列。
本实用新型在通入蒸汽至灭菌处理罐中的蒸汽输出管上增加单向节流阀,使得工作人员可实时控制蒸汽流量,进而获得更好的灭菌效果;同时在灭菌处理罐中的灭菌定位夹具增加三个弹片组成的夹持包装瓶瓶体的弹性夹具,以有效定位包装瓶,从而降低包装瓶破损率,进而降低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菌处理罐内灭菌定位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弹片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包装瓶高温灭菌装置,该高温灭菌装置包括高温蒸汽罐1及灭菌处理罐2,所述高温蒸汽罐1通过冷水管通入冷水3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管4通入至灭菌处理罐2内,所述蒸汽输出管4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5;所述灭菌处理罐4内配备有灭菌定位夹具6。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灭菌定位夹具6底部设置有滑轮组7,该滑轮组7与固定于灭菌处理罐内部的滑轨8相匹配;所述灭菌定位夹具6上设置有多个与包装瓶相匹配的定位槽61,该定位槽61边沿设置有瓶体夹具9,所述定位槽61呈矩阵排列,所述瓶体夹具9为三个弹片91组成的夹持包装瓶瓶体的弹性夹具。
如图3所示,前述瓶体夹具9中三个弹片91均呈S形且其一端固定在定位槽61边沿,各弹片91与瓶体接触一侧设置有加固结构A。所述加固结构A为设置在各弹片91对应侧面上的凸块A1,该凸块A1与弹片91一体相连,该凸块A1与瓶体接触一端设置有缓冲体,所述缓冲体包括复数个缓冲单体A2,各缓冲单体A2嵌设于凸块A1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具体的说,所述缓冲单体A2的数量可以具体根据凸块A1表面积大小及需要稳定的程度进行设定,而一般情况下缓冲单体A2的数量一般为2-5个,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单体A2为2个且间隔设置,各缓冲单体A2呈条状或S状,各缓冲单体A2包括基层、缓冲层及接触层,所述基层为置于凸块A1表面凹槽的最低层且其为硬纸板层,而缓冲层为设置在硬纸板层上的橡胶层,而接触层为硅胶层,所述接触层上还设置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触脚(未示出),该触脚布满在接触层上并能与被夹持的瓶体相接处,形成瓶体稳固接触结构,所述触脚为针状凸起或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未经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5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