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选换挡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749.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邹喜红;施全;石晓辉;张志刚;杨真亮;彭吉刚;刘瑜;董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22 | 分类号: | G01L5/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选换挡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换挡机构是车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机构,换挡过程中换挡力的控制是变速 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换挡性能评价系统的换挡力试验,主要通过换挡手柄处换挡力的 测量,分别在动态和静态两种模式下测试,为整车换挡性能提供一个客观试验支撑。换挡 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变速器的换挡品质,良好的换挡性能将给客户带去强烈的驾驶愉悦感, 将换挡力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是提高变速器换挡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精确地监测变 速器的实时换挡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专用于选换挡力测量装置比较缺乏,并且实际使 用中安装很不方便,测试误差比较大,使得对变速器选换挡力的精确测量还存在一定难度; 并且现有的测量装置其测试量程比较小,无法满足一些剧烈的换挡工况的测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选换当力测量装置缺 乏,安装及使用不方便,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选换挡力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选换挡力传 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为平面且整体呈半球形的换挡头,在换挡头的底面设有一容 置槽,在该容置槽内设有一应变安装头,所述应变安装头整体呈“凸”型,其侧壁与容置 槽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应变安装头上部的侧壁上安装有4个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绕应变 安装头侧壁一周均匀分布,且相对两应变片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相对的应变片通过导线 相连形成应变桥的两支臂,从而使4个应变片形成两路应变桥监测通道,分别测量选档力 和换挡力;在应变安装头的上端设有一矩形定位凸台,所述矩形定位凸台的4个侧面分别 与4个应变片安装面相对应,在容置槽的顶部,对应矩形定位凸台设有一矩形定位槽,所 述矩形定位凸台位于该矩形定位槽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换挡头固定连接;
在应变安装头的下方设有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应变安装 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螺栓从换当头顶部穿过换挡头后将应变安装头与连接法兰相连;所 述连接法兰盘套设在一铝合金套管上,在铝合金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锁紧螺钉;该铝合金套 管的上部与法兰连接盘固定连接,其下部的外壁呈正方形,且铝合金套管下部的4个侧面 分别与4个应变片安装面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盘上设有一止口凸台,在应变安装头的下部对应止口凸台设 有止口槽,所述止口凸台与止口槽配合相连;在止口凸台上设有一限位管,该限位管的上 端具有挡片,所述铝合金套管的上端穿过止口凸台后伸入该限位管内;在应变安装头底部, 对应该限位管设有一凹槽,所述限位管位于该凹槽内,且限位管与凹槽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在换挡头的外壁上,对应各应变片分别刻有一标记线,所述标记线从换挡 头的顶部向下部延伸。
进一步地,相对的两应变片相连后分别与一标准电阻相连形成完整的应变桥,对应变 桥施加电压,应变桥的输出电压经信号调理系统后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由信号处理系统 处理后输出换挡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选换挡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上档位杆 把手处,用于档位杆换挡测试,可测量双向力,通过铝合金套管可以简捷方便地安装在任 何车辆上的换挡杆上;该选换挡力传感器的形状尺寸较好地符合人体工程学,逼真地接近 实际的换挡杆球头,提高了人员的使用舒适性;并且,该选换挡力传感器可以同时满足实 车或试验台架的使用要求,可以较好的兼容既有测量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应变桥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换挡头,2—容置槽,3—应变安装头,4—应变片安装槽,5—矩形定位凸台, 6—第一连接螺栓,7—连接法兰盘,8—第二连接螺栓,9—铝合金套管,10—止口凸台, 11—限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