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速彩色3D打印机的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3028.5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潮;范艺;范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春潮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 |
地址: | 657200 云南省昭***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速 彩色 打印机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上的喷头组件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速彩色3D打印机的循环系统,属于彩色3D打印机领域。
背景技术
实物打印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技术,是指在实物上打印图形,比如在手机外壳上打印图形,使得打印材料不仅局限于纸张等平面介质,例如CN202213316U公开了一种万能彩色实物数码打印机,可以在软、硬质材料的实物上印刷文字或图案等。但是现有的打印机打出的图形都是简单的彩色图形,缺乏立体感,不够生动形象,而通过浮雕的方式雕刻出的图形虽然具有立体感,但是雕刻的成本过高,效率较低,难以大批量生产。
3D打印生产技术属于成型增材制造技术,由软件把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实体图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通过3D打印机打印输出,从而生产不同材质所需部件和构件;因其柔性化、客制化、近净成型结构复杂的零部件等优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目前开发出的生产方法包括激光立体成型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法、选择性电子束烧结法、热融堆积成型法等,例如CN103895228A即公开了一种热融堆积成型法彩色3D打印设备。
传统的3D打印一般是粉末3D打印(3DP),是一种利用微滴喷射、粉末粘结技术的3D打印方法。喷头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当前分层截面的信息,在事先铺好的一层粉末材料上,有选择性地喷射粘结剂,使部分粉末粘结,形成一层截面薄层;一层成形完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进行下一层的铺粉,继而选区喷射粘结剂,成形薄层同时也会与已成形零件粘为一体;不断循环此过程,直至零件加工完为止;通常所成形的零件还需要一定的后处理,如干燥、烧结等,从而得到最后的零件。然而,现有的粉末3D打印机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供粉和粘结剂,固化时间长,而且占用空间庞大,操作过程冗杂,特别是清理未成形粉末时不够方便,容易造成粉末污染周围环境,为此,CN103935037A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粉末彩色3D打印机。
如何将实物打印与3D打印技术结合,既获得3D打印的立体效果,又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灵活,适合大批量生产,一直是印刷行业追求的目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能够打印出彩色3D效果照片的快速打印机将会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如专利号为2015104586204的中国专利和专利号为2015104596206中国专利中给出了一种能够打印彩色3D效果照片的快速打印机,然而该装置在打印时需要三轴联动,喷头需要往复多次作业,虽然喷头可以高速移动,但是打印效率仍然还有提高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开发出一种超速彩色3D打印机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能够控制打印机的喷头组件循环移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对打印机上的待打印物进行打印,该循环系统控制喷头组件沿一个方向,优选X轴方向水平移动,该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并且可以转动的环形带,在环形带上安装有多个喷头组件,在每个喷头组件上都安装多个喷管和至少一个紫外光灯,其中的喷管分别盛装多种液体打印物料,包括白色基质物料和多种彩色物料,在一次移动过程中,各个喷管分别工作,首先通过白色基质物料打印出图像,尤其是图像中颜色较深的区域,再通过彩色物料打印图像的色彩,最终形成的图像上部分区域向外凸出,提高了图像的立体感,更为生动,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速彩色3D打印机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工作台4上方的环形带7,在所述环形带7外壁上安装有多个喷头组件3。
所述工作台4用以放置并固定待打印物,
所述喷头组件3可以随着环形带7转动而沿X轴方向依次经过工作台4的上方,并分别向所述待打印物喷涂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头组件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工作台4上的待打印物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头组件3包括多条并列排布的喷管31和与喷管并列排布的物料固化装置36,在所述喷管31上设置有多个喷嘴32,所述喷管的喷嘴朝向环形带外侧。
所述喷管31内盛装有物料,并分别独立地连接有供料恒压系统33。
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喷嘴32设置在所述喷管31上,喷嘴32最小直径为纳米至皮米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喷嘴32上设置有电压传感开关37。
喷嘴32上的电压传感开关37由导线35连通至控制芯片34,所述控制芯片34与图像处理模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芯片34和导线35设置在喷管3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春潮,未经范春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3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