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飞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4481.8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1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季越聪;杨玉龙;尹青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0R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飞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飞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交通堵塞,使车上的人下不来也走不了,更不能了解远处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飞行装置以使汽车在发生堵塞时使车内人员可通过该飞行装置了解外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车载飞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飞行装置,用于设在车辆顶棚上,所述车辆顶棚上开设有天窗,所述天窗的下方设有舱室,所述舱室内设有一可在所述舱室内垂直升降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通过电磁吸附装置吸附安装有载有遥控摄像头的无人机,所述电磁吸附装置连接电源装置。
所述电磁吸附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升降板内的电磁铁。
设在所述升降板内的电磁铁为两块,分别与所述无人机的起落架底端相对应设置。
所述无人机的下部设有物件夹持装置。
所述升降板的中央开设有用于给所述物件夹持装置夹持物件或从所述物件夹持装置上取下夹持的物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环状布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无人机为旋翼无人机。
所述舱室的侧壁内设有通过通断电而实现控制所述升降板升降的电磁吸附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相连接。
所述电磁吸附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排,分别设在所述舱室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中,每排所述电磁吸附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在所述舱室的内壁中自上而下排列的电磁铁。
所述升降板的外缘设设有可由所述电磁吸附控制装置通电后吸附连接的铁磁材料。
所述升降板为铁磁材料制作形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顶棚上开设有天窗,所述天窗的下方设有舱室,所述舱室内设有一可在所述舱室内垂直升降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通过电磁吸附装置吸附安装有载有遥控摄像头的无人机,可以实现在天窗打开后通过所述升降板升起至天窗口时,控制将所述无人机放飞在周围飞行,通过遥控摄像头采集周围情况的图像,从而方便在发生交通堵塞时,让车内人员了解车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飞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棚,2-天窗,3-舱室,4-无人机,5-升降板,6-第一通孔,7-设在升降板内的电磁铁,8-在舱室的内壁中自上而下排列的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一种车载飞行装置,用于设在车辆顶棚上,所述车辆顶棚上开设有天窗2,所述天窗的下方设有舱室3,所述舱室的上端口为天窗口,所述舱室内设有一可在所述舱室内垂直升降的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上通过电磁吸附装置吸附安装有载有遥控摄像头的无人机4,所述电磁吸附装置连接电源装置。
具体实现上,所述电磁吸附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升降板内的电磁铁7。
为了实现更好的对无人机固定吸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在所述升降板内的电磁铁为两块,分别与所述无人机的起落架底端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的下部设有物件夹持装置。在无人机下部设置夹紧持装置或类似的装置,用于携带一些东西,以便于实现车内和车外东西的传递,例如在交通堵塞的路上为车内的人送水等。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的中央开设有用于给所述物件夹持装置夹持物件或从所述物件夹持装置上取下夹持的物件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环状布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通过开设有第一通孔,可以实现车内人员拿放无人机上的携带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无人机优选采用旋翼无人机。这样,当需要加强汽车内的空气流通时,可以在打开天窗盖,控制无人机的机翼转动并通过上述的两种通孔来加强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具体实现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舱室的侧壁内设有通过通断电而实现控制所述升降板升降的电磁吸附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相连接。当然了,所述的升降板可以采用电动升降杆或其它可用的升降装置来实现控制升降板的升降,并不限于采用本新型中采用的电磁吸附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联聚乙烯飞机油箱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整推力方向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