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报警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5417.1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广丞;李浩;黄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报警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报警门锁。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钥匙被忘记从锁孔中拔出,在这种情形之下,室内财产的安 全受到威胁,而这种粗心大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时无法避免。另外,随着人们对室内安全 性的重视,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防盗门,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合格的 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和撬棍等普通手工工具以及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 法撬开。对于忘拔钥匙这一现象,现有技术中有提出一些钥匙忘记拔取的提醒方法。如国内 申请号我2014102566076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门锁钥匙拔取提醒方法,该方法中设有微控制 器、指示灯以及设于门锁锁孔内的微动开关,该方法是当钥匙插入锁孔时,将微动开关压下, 微动开关的电信号传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则立即启动内部定时器即使,当达到设定时间钥 匙还没有取出,微控制器控制指示灯闪烁,以提醒用户拔取钥匙,这种方法其能够有效避免 用户开门后忘拔钥匙的情况,方法简单,可实施性强,安全性得以提升。但是其属于机械方 式解决,如果微动开关失灵或没有触动微动开关则会造成报警失灵,同时如果有盗窃者通过 其他方式打开门锁而不触动微动开关时报警器也不能够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报警门锁,以克服 现有技术中门锁不具有报警装置而不能够起到提醒作用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报警门锁,所述智能报警门锁为插芯门锁,所述智能报警门锁 包括锁壳、锁芯、电源、延时装置和用于接收延时装置电信号的报警器;所述电源与所述延 时装置和报警器电信号连接,在电源与延时装置之间串接有由插入锁芯的钥匙触动的电源开 关。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延时装置为延时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锁芯、电源和延时装置及报警器均设于所述锁壳内。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连接有延伸出锁壳外并环绕在锁壳四周 的光扩散PC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智能报警装置在使用时,如果插入锁芯中钥匙在预留时间内并未拔 出,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开的智能报警门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具有创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报警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为锁壳;
2为锁芯;
3为延时装置;
4为报警器;
5为光扩散PC塑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 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 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 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 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 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 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 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报警门锁,所述智能报警门锁为插芯门锁,所述智能报警门锁包 括锁壳1、锁芯2、电源、延时装置3和用于接收延时装置3电信号的报警器4;所述电源 与所述延时装置和报警器电信号连接,在电源与延时装置之间串接有由插入锁芯2的钥匙触 动的电源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未经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5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