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5752.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官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光热集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太阳能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为双层管,管与管之间抽真空并且管内设置有换热介质,这种集热管的一端插入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当太阳光照射到集热光上时,就可以穿过外层的玻璃管将热量传递给换热介质中实现加热,在目前的技术中,太阳能集热管都是一端密封,一端导通,这样是上水的时候冷水与热水混合,使太阳能集热管的热效率下降,并且集热管由于受热面积的原因,对阳光的利用率不高,以致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设置有单向反射光层,所述外管和内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状并且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且位于背光面设置有W型的金属镜面反光板,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短棒,所述圆柱形短棒通过圆柱形短棒圆周设置的铝片与内管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两端开口内均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外壁设置有钢化膜。
优选的,所述金属镜面反光板的中部与内管的底部接触,金属镜面反光板两侧面与外管的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通过设置金属镜面反光板,可以将外界照射来的太阳光通过反射聚集在内管上,同时减少了阳光的反射,使同样大小的集热管对阳光的利用率更高,并且在内管内通过铝片设置圆柱形短棒,在增加吸热面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吸热区的蓄水量,使集热管的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单向反光膜、4空腔、5金属镜面反光板、6圆柱形短棒、7铝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外管1,外管1的外壁设置有钢化膜,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2,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两端开口内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外管1的内壁设置有单向反光膜3,单向反光膜3可以防止光向集热管外反射,外管1和内管2的两端均为开口状并且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空腔4,空腔4的内部且位于背光面设置有W型的金属镜面反光板5,金属镜面反光板5的中部与内管2的底部接触,金属镜面反光板5两侧面与外管1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金属镜面反光板5可以将外界照射来的太阳光通过折射聚集在内管2上,同时减少了阳光的反射,使同样大小的集热管对阳光的利用率更高,内管2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短棒6,并且圆柱形短棒6通过圆柱形短棒6周设置的铝片7与内管2的内壁连接,由于水是在内管2内被加热,在内管2内通过铝片7设置圆柱形短棒6,在增加吸热面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吸热区的蓄水量,使集热管的热效率更高。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集热管安装在太阳能水箱的一端,阳光照射在外管1上,然后穿过外管1照射在金属镜面反光板5上,通过金属镜面反光板5将阳光折射在内管2的表面,同时内管2内的铝片7可以增大吸热的面积,加热的水进入到太阳能水箱内,冷水继续在内管2内进行加热,如此循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光热集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光热集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5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