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6493.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蒋玫;许高鹏;沈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沉积物 底栖生物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洋沉积物中底栖生物 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水产渔业科学研究领域内,用于海洋沉积物种生物的冲洗装置多采用传统 的筛网取样框进行冲淋。受沉积物样本获取量的大小影响,由于某些沉积物本身粘性较大, 容易粘附住泥状物质,往往需要反复多次在筛网取样框中不断冲淋,方可将泥状物质冲洗 干净,费时费力。此外,某些底栖生物个体较小,身体湿滑,容易粘附在筛网取样框上, 给取样造成一定困难,常常导致取样过程中漏样和破损现象发生,最终会导致底栖生物样 本的采集准确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洋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冲洗装置,便于冲 洗,避免漏样和样本破损,提高样本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洋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冲 洗装置,包括缆绳和金属网框,所述金属网框包括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 上端敞口的环形结构,下部分为下端设有出口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缆绳连接在金属网框的 上端,所述金属网框的下部分出口处与漏口连接,所述漏口与金属网框的连接处设置筛网, 所述筛网与金属网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金属网框上部分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缆绳与金属网框上端的四个顶角连接。
所述金属网框上部分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缆绳为四根,与金属网框的上端均匀连接。
所述金属网框和漏口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漏口为圆柱状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框与缆绳连接,可以通过海水水流自动进行冲洗,降低操作难度, 节省冲洗时间,且冲洗效果更佳。金属网框下部分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便于底栖生物样本 的汇集,下端出口处设置筛网,防止底栖生物随水流冲走,有效避免了漏样和样本破损的 发生,提高了底栖生物样本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 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 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海洋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冲洗装置,包括缆绳1和金属网框2。金属 网框2包括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上端敞口的环形结构,下部分为下端设 有出口的漏斗状结构,金属网框2网格的大小可以自行调整。缆绳1为通用常规型绳索材 料,连接在金属网框2的上端,长度可根据实际操作进行适当调节。金属网框2的下部分 出口处与漏口4连接,漏口4与金属网框2的连接处设置筛网3,筛网3与金属网框2之 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筛网3的网目按照实际生物的个体大小进行选择。
实施例1:金属网框2的上部分为长方体结构,下部分为倒四棱锥结构,四根缆绳1 分别与金属网框2上端的四个顶角连接,金属网框2和漏口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漏口 4为圆柱状结构。
实施例2:金属网框2的上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部分为倒圆锥结构,四根缆绳1与 金属网框2上端均匀分布进行连接,金属网框2和漏口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漏口4为 圆柱状结构。
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将装有海洋沉积物的金属网框2通过缆绳1悬挂在船舷边上,通 过海水自然水流的冲刷进行沉积物中底栖生物的冲洗。当沉积物冲洗干净后,将筛网3取 出既可获得所需的底栖生物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6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滚筒的捕螺机
- 下一篇:一种稻田龟类养殖用的防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