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6616.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8 | 分类号: | H01R13/08;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折叠 插头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适配器插头为便于携带,多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插头通过内部弹片跟电 路板连接,其连接接触力多依靠弹片的弹力来实现,经过长期的使用,插头长期反复折叠, 弹片材质老化,或导致弹片弹力的衰减,从而造成插头与弹片接触不良,在使用过程中插头 插入插座的瞬间,尖峰电流会引起插头跟弹片接触位置产生打火现象,从而易损坏设备及 危害用户人身安全。
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稳定和安全性高的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置,旨在 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弹片的弹力衰减,从而造成插头与弹片接触不良,以导致设备的损坏 及危害用户人身安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其表面开设有槽口;
一固定支架,固设在壳体内;
一插头结构,其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转轴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 子具有与转轴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转轴能够带动导电端子在所 述第二端部收容于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从壳体的槽口伸出壳体外的第二位 置之间转动;以及
弹片,抵压在所述第一端部上;
所述固定支架上形成有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抵顶在所述弹片的与所述第一端 部相对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之间围合 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槽口开设在所述顶 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内壁上形成有支撑座,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座固 定连接的基部和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安 装部朝向所述顶盖的一侧表面均固设有一个所述弹片,各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均形成有一 个所述弹性压片,两个所述弹性压片与两个所述弹片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部靠近顶盖的一侧表面上均开设有一个供所述弹片的一端 置入并固定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各弹片均包括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水平段以及从所述水平段朝所述顶 盖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弯折段交接处形成卡勾,在所述第二端部位 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勾卡扣在所述第一端部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弹性压片均包括抵压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抵压部分与所述安装 部之间的弹性形变部分,所述抵压部分具有用于抵顶所述弹片的顶尖。
进一步地,所述顶尖抵顶在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弯折段的交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部分呈V形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的靠近顶盖的一侧表面形成有朝所述顶盖延伸的支撑板,所 述支撑板的外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的第一安装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表面具有一镂空区,所述镂空区内固设有覆盖该镂空区的 导光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子装置,包括具有弹性 压片的固定支架、插头结构和弹片,导电端子具有与转轴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 对的第二端部,弹片抵压在第一端部上,弹性压片抵顶在弹片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另一侧 上,这样,可以在弹片变形或者是弹力疲劳的时候,起到支撑弹片的作用,具有对弹片与导 电端子间接触位置双重保护的作用,能有效增加弹片跟导电端子接触的可靠性,这样,该弹 片与插头结构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不会因弹片的弹力衰减而造成插头与弹片接触不良,消 除了设备的损坏及用户人身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为图1中I-I面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导电端子处伸出状态时的剖视示意 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导电端子处转动状态时的剖视示意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