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电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9688.4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汉斌;杨力平;万业朝;陈路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统凌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普遍为人们所使用,由于这一类电子产品的功耗较大,且电子产品本身的电池容量有限,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续航,可采用备用电源进行充电,即移动电源或充电宝。移动电源可通过充电口进行充电,充满后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随时可对其电子产品进行充电,适用于长期出差的使用者。
移动电源的优点之一在于便携,但移动电源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时候,移动电源与电子产品之间只通过转换线连接,移动电源与电子产品之间连接不稳定,充电口容易断开,且充电时电子产品,如手机,进行拍照、接电话等操作时很不方便。现有一种移动电源是通过设置磁铁将移动电源吸附于手机外壳上,达到将移动电源与手机外壳结合的目的,然而移动电源具备一定重量,磁力只能够提供垂直于接触面的吸附力,移动电源容易从手机外壳的接触面滑落。现有的磁力吸附方式需要设置足够大的磁铁,才能保证移动电源与手机外壳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移动电源滑落,然而这又导致了移动电源与手机外壳之间垂直于接触面的结合力过大,造成移动电源与手机之间的接触碰撞,易对移动电源和手机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害,加大了移动电源与手机分离的难度,同时较大的磁铁也增加了手机外壳和移动电源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移动电源与电子产品外壳之间磁力吸附方式中存在易发生侧面滑落、接触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组件,该移动电源能够与电子产品的外壳通过磁力进行吸附结合,方便充电时移动电源的携带,同时在磁铁处设置凹凸结合结构,加强了移动电源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结合能力,避免移动电源的侧面滑落,从而减小所需磁铁的大小,减弱移动电源与外壳的接触碰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组件,包括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以及移动电源,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卡接电子产品的内侧面,所述移动电源通过磁力吸附结合于外壳的背侧面;
所述外壳上开有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均从外壳的里侧面朝外侧面方向凹陷,且在外侧面上分别形成第一凸起块和第二凸起块,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所述移动电源朝向外壳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所述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均从移动电源的外部朝内部凹陷,所述第三槽位与第一凸起块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第四槽位与第二凸起块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移动电源的内部设置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且所述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分别位于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块和第二凸起块沿外壳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开有供电子产品的摄像头露出的摄像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的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所述摄像通孔位于外壳上移动电源未覆盖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贴皮,所述第一贴皮为外壳与移动电源之间的软材质缓冲层,所述第一贴皮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凸起块和第二凸起块穿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覆盖于第一槽位上,对第一磁体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挡片覆盖于第二槽位上,对第二磁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侧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沿外壳边缘向电子产品的侧面延伸,用于固定外壳与电子产品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设置于所述上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上壳的内表面设置用于安装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的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背离外壳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贴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上设置充电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设置于移动电源上与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靠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电子产品的外壳上设置了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移动电源上设置了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外壳套接在电子产品外部,移动电源通过磁力作用可吸附于外壳上,实现充电时移动电源与电子产品的相对固定,便于充电时对移动电源的携带,避免转换线断开,且安装拆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统凌数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统凌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9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 下一篇:带有推拉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