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9777.9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31/28;H05K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配合 印制电路 转印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加工和电路印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与 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有电子产品身影,而每件电子产品内部都要使用电 子线路。现有的印刷电路一般要使用覆铜板,先在覆铜板上均匀涂光刻胶, 再用设计好的电路图案对光刻胶层实施曝光显影,经腐蚀性溶液对暴露出来 的铜金属层进行化学腐蚀,并清洗去除存留光刻胶后的覆铜板,便会在覆铜 层上加工出所设计的电子线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覆铜层的绝大部分要在 溶液腐蚀掉,既浪费铜材料又污染水环境,并且光刻胶的频繁喷涂、干燥、 曝光、显影及清除,也会向外挥发大量溶剂和产生许多废液,所以印刷电路 的传统生产须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
随着导电油墨的诞生和普及,使在基材上迅速印刷或打印电子线路成为 可能,该技术基本不会浪费导电油墨,对周围环境也没有什么污染,属绿色 环保生产。然而,在具体的加工实践中,用丝网印刷的电路品质好,导电油 墨组成的导线尺寸均匀、组织细密,但是必须先进行制版,一般适合电路的 批量印刷;用喷射打印的电路品质一般,因为喷射的导电油墨颗粒之间难以 完全融合粘结,所以成型导线的组织疏松和强度低,又因为喷射的导电油墨 在与基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会延展变形,很难控制墨滴颗粒的形状与定位, 所以成型导线的尺寸和电阻存在一定波动,但喷射打印电路却有极强的灵活 性与适应性,无须任何制版,可随时打印任何电路,所以有必要探索一条适 应性强且成型导线品质高的电路加工新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 滚轮拉伸和转印油墨来保证成型导线的品质,用滚轮厚度有效控制成型导线 的线宽,用滚轮与墨嘴间的缝隙有效控制成型导线的线厚,用滚轮的滚动转 印来保障电路生成的适应性,实现了电路加工的灵活与高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 包括有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侧板,两块固定侧板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法 兰连接,两块固定侧板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个滚轮轴,滚轮轴上设置有一个滚 轮,两块固定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导 电油墨供应系统的下部靠近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包括有靠近安装法兰处设置的墨池,墨池通过供墨 管与墨嘴连接;滚轮采用精密轴承安装于滚轮轴;墨嘴与滚轮构成间隙配合。
墨池外设置有压力测控仪。
墨嘴,包括有墨嘴本体,墨嘴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墨口,墨嘴本体的下 部设置有出墨口,进墨口与供墨管连接,墨嘴本体内设置一个储墨腔。
供墨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采用滚轮拉伸与 转印油墨,墨嘴中的导电油墨与滚轮在墨嘴处始终相互接触,并在液面张力 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滚轮发生匀速转动时,导电油墨受 拉伸被均匀涂布在滚轮的边缘上,当滚轮在基材上匀速滚动时,均匀涂布在 滚轮边缘上的导电油墨便转印至基材上,由于油墨在拉伸与转印过程中是一 条均匀、完整的膜带,所以成型导线的品质高。
(2)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厚度调控 成型导线的线宽,同一滚轮在基材上成型的导线基本一致,配备若干个标准 线宽系列的转印头,便能灵活进行各类电路的印制,由于是在基材上印线, 所以印制速度比喷射打印快,又因为多数电路基本是由直导线组成,所以该 转印头极适合印制各类电路。
(3)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与墨嘴间 的缝隙调控成型导线的厚度,一般缝隙的大小与涂布在滚轮边缘上油墨的膜 带厚度密切相关,能直接调控向基材转印的油膜厚度,能有效减少反复印制 的次数,避免发生印制错位与层间分离现象,实现导线印制的一次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工作原理示意 图。
图中,1.滚轮,2.墨嘴,3.墨池,4.控制阀,5.供墨管,6.固定侧板,7. 滚轮轴,8.安装法兰,9.储墨腔,10.压力测控仪,11.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9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