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铺设式避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1282.X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张靖;梁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吉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铺设 避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铺设式避雷带。
背景技术
避雷带和避雷针一样都属于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区别在于,避雷针一 般是竖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的;避雷带一般 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 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如果接闪带以网状敷 设,则称其为接闪网。都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其对建筑物的保护范围的计 算,都要根据滚球法的原理进行。现有的避雷带不方便大面积铺设,避雷面 积小,避雷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第一旋转轮的旋 转可以控制第一调节管沿着第一调节座做水平移动运动,从而方便了对第一 卡壳进行水平移动调节,第二旋转轮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二调节管沿着第二调 节座做水平移动运动,从而方便了对第二卡壳进行水平移动调节,通过第一 卡壳与第二卡壳的调节可以控制避雷带体铺设,从而方便铺设避雷带体,方 便大面积避雷的铺设式避雷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铺设式避雷带,包括第一调节座与第二调节座,第一调节座内设有 第一调节管,第一调节管呈水平布置,第一调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调 节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壳,第一卡壳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内顶部设 有第一锁板,第一卡壳插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第一卡壳通过螺纹 连接,第一调节杆的下端与第一锁板连接,第一调节杆的上端为自由端;第 一调节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开槽与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设置在第一开槽 的两侧,第一连杆为弧形形状,第一连杆设有第一旋转轮,第一旋转轮通过 第一活动销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旋转轮连接有第一摇臂;第一摇臂设有第 一摇柄,第一旋转轮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调节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第一调节管与第一旋转轮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座内设有第二调节管,第 二调节管呈水平布置,第二调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二调节管的另一端设 有第二卡壳,第二卡壳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内顶部设有第二锁板,第 二卡壳插接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与第二卡壳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 杆的下端与第二锁板连接,第二调节杆的上端为自由端;第二调节座的顶部 设有第二开槽与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为弧形形状,第二连杆设有第二旋转轮, 第二旋转轮通过第二活动销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旋转轮连接有第二摇臂, 第二摇臂设有第二摇柄,第二旋转轮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调节管的外 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调节管与第二旋转轮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卡槽与第二 卡槽之间设有避雷带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一旋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管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旋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管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旋转轮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一调节管沿着第 一调节座做水平移动运动,从而方便了对第一卡壳进行水平移动调节,第二 旋转轮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二调节管沿着第二调节座做水平移动运动,从而方 便了对第二卡壳进行水平移动调节,通过第一卡壳与第二卡壳的调节可以控 制避雷带体铺设,从而方便铺设避雷带体,方便大面积避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铺设式避雷带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吉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吉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1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