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皮移位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1372.9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耿浩;田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斌 |
主分类号: | B61K13/00 | 分类号: | B6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皮 移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将列车车皮进行移位的设施。
背景技术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货运的极度繁忙,装卸货物所占用的时间成为制约货 物快速运送的重要因素,其中使列车车皮快速到位成为制约货物快速周转的关 键因素。以往将列车车皮调整到货物装卸位时通常是肩扛撬杠到位后撬动车皮, 或是采用申办列车头手续后用列车头调整车皮位置。因而即费力费时又费事, 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货物的快速运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列车车皮进行快速移位的车皮移位车,以克服现有技 术弊端。
本发明目的实现方式是:这种车皮移位车包括装配于车架上的行走轮,其 特征是在行走轮所对应的车架下部装配有夹持轮,行走轮与夹持轮间的轮间距 大于铁轨的上轨面轨高,所述车架一端固连一三角形支撑座,支撑座与一棍状 体的后部通过一压簧固连,棍状体的前部与车架间铰连,棍状体的前端弯曲。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
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在铁轨面上以棍状体即撬杠撬动车皮车轮,由过去 手提肩扛撬杠改进为将撬杠装设于8轮式小车上的本发明结构,不但能使之在 轨道上自由移动,同时达到了使车皮短距离移动位置的目的,可简单实现使车 皮车门对准站台装卸货物,解决了以往必须调用火车头才能调整车皮位置的困 难,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单人操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 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同时还可避免撬动时因车轮斜面受力导致的撬棍滑脱伤 人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车皮移位车它包括装配于钢质车架2上的两对行走 轮3,车架2由长宽高为370×100×7mm厚的钢板制作,在行走轮3所对应的 车架2下部各装配有夹持轮1,行走轮3和夹持轮1分别采用直径35mm和20mm 的滚动轴承如深沟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为减小车架2底面与铁轨9的上轨 面间的距离,车架2上的两对行走轮3的轮轴装设在车架2底板的上部,车架2 侧面的钢板上分别装设直径10mm、长21mm的轮轴用以装配夹持轮1,为降低 本发明的重心,行走轮3与夹持轮1间的轮间距稍大于铁轨9的上轨面轨高, 车架2后端固连一截面为三角形的支撑座4,支撑座4与一棍状体6即撬杠的后 部通过一压簧5固连,车架2前端焊接有安装棍状体6即撬杠的卡槽7,棍状体 6的前部与卡槽7间铰连,在该铰连点前端的棍状体6向上弯曲状形成弯曲端8。
未工作时,棍状体6即直径40mm撬杠下端的弯曲端8与轨道9的轨面平 行且有间隙,此时棍状体6后部即上部的压簧5为自由状态。
工作状态时,推进本发明使棍状体6前端即撬杠下端的弯曲端8沿轨道9 平行插入顶住车皮车轮下方后,压下撬杠6,撬杠6上部套筒内的支撑压簧5克 服自由状态使压簧5压缩,撬杠6在轨道9轨面上以撬杠6铰连点前端的撬杠 弯曲拐点为支点,使撬杠6前的弯曲端8的端点向上撬动车轮,车轮移动后放 松撬杠6,撬杠6下的压簧5恢复到自由状态后,撬杠6前的弯曲端8与轨道9 轨面平行,并保持一定间隙,此时再次推进本发明后往复操作,即可使移动后 的列车车皮对准需装卸货物的站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斌,未经姚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1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返混锥的旋风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含有嘧草硫醚的农药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