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泥脱水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2958.7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冠珞;黄云菲;黄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缘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5/00;F26B21/00;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烘干领域,具体是一种煤泥脱水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泥烘干方法,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热风干燥法:热空气流 流经含水物料使之温升而脱水。对处理煤泥而言,热风脱水方案存在 的问题是:热风温度高达800度,煤泥(煤炭)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 (SO2,CO2,NOx,粉尘等)在当前煤泥烘干机的规模上很难彻底处理。 而如果要低温脱水,则脱水时间太长,可以采纳的方案之一就是加 长传输带长度,这样使得煤泥表面能够有更多的和热空气接触的时间 获得热量加快脱水。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需要更大的设备占地面积, 也就是需要增加投资。因此如何能够通过加大煤泥表面的暴露时间同 时不需要加大设备投资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 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且节能环保的煤泥脱水烘干设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泥脱水烘干设 备,包括烘干房和设于烘干房内的煤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煤泥输送装置包括多个从上至下呈之字形布置的输送带,所述输 送带的一端为煤泥入口端,输送带的另一端为煤泥出口端,所述输 送带的煤泥出口端对应设置在与其下方相邻的输送带的煤泥入口端 上方,且所述输送带的煤泥入口端的垂直位置高于输送带的煤泥出 口端,多个输送带整体在垂直面上构成一条完整的之字形煤泥输送 装置,所述煤泥输送装置最上层的输送带的煤泥入口端上方设有振 动进料机,所述烘干房顶部对应振动进料机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密封 门;所述煤泥输送装置最下层的输送带的煤泥出口端下方设有出料 漏斗,所述烘干房底部对应出料漏斗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密封门,烘 干房的下部设置有热风机,烘干房的上部侧壁开设有热风通大气闸 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带的内拐角处水平设置 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与输送带的内拐角之间设有间隙,导 风板的另一端固定在烘干房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房内靠近进料密封门处以及靠近出料密封 门处分别设有湿度计和温度计。
更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房的宽度为8米,高度为4米,厚度为 1.4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带在立体空间内的之字形排列方式使同样 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长了增长了输送带的长度,也就是增加了煤泥 的烘干时间,提高了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烘干房1、进料密封门1.1、出料密封门1.2、输送带2、 振动进料机3、出料漏斗4、热风机5、导风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泥脱水烘干设备,包 括烘干房1和设于烘干房1内的煤泥输送装置,所述煤泥输送装置包 括多个从上至下呈之字形布置的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的一端为煤 泥入口端,输送带2的另一端为煤泥出口端,所述输送带2的煤泥出 口端对应设置在与其下方相邻的输送带2的煤泥入口端上方,且所述 输送带2的煤泥入口端的垂直位置高于输送带2的煤泥出口端,多个 输送带2整体在垂直面上构成一条完整的之字形煤泥输送装置,所述 煤泥输送装置最上层的输送带2的煤泥入口端上方设有振动进料机 3,所述烘干房1顶部对应振动进料机3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密封门1.1; 所述煤泥输送装置最下层的输送带2的煤泥出口端下方设有出料漏 斗4,所述烘干房1底部对应出料漏斗4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密封门1.2, 烘干房1的下部设置有热风机5,烘干房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热风通 大气闸门1.3。所述输送带2的内拐角处水平设置有导风板6,所述 导风板6的一端与输送带2的内拐角之间设有间隙,导风板6的另一 端固定在烘干房1的内壁上。所述烘干房1内靠近进料密封门1.1处 以及靠近出料密封门1.2处分别设有湿度计和温度计。本实用新型的 工作原理为:
步骤1:打开进料密封门1.1,将待烘干的煤泥从进料密封门倒 入振动进料机3中,关闭密封门1.1,启动输送带2,当煤泥布满整 个输送带2后,停止输送带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缘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缘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2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鼓风干燥箱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水份收集功能的振动流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