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烧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261.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商贵芹;吴文婷;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烧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烧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烧杯一般都是敞口操作,倒入烧杯内的液体不仅容易挥发,而 且长期与空气接触也容易引起变质,若是化学物品,还可能造成性能的改变, 给实验研究带来不便;在添加药品或进行其他操作过程,如果不慎可能造成烧 杯内的溶液外溅,容易出现不安全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溶液外溅,保证烧 杯内储存的溶液的质量,使用安全的烧杯盖。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烧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下端面上设有与烧杯口径相适应的 环形扣,盖体中部设有通孔,盖体内设有位于通孔下方的锥形盖,锥形盖与盖 体之间通过固定件相连,锥形盖与环形扣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盖体上端面设有 用于塞住通孔的密封件。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在添加药品时,药品从通孔内进入,顺着锥形盖的表 面相四周扩散,由于锥形盖与环形扣之间设有间隙,药品最后流入烧杯内,这 样可以防止烧杯内的液体外溅,盖体上设置的密封件可以将通孔堵住,防止烧 杯内的液体挥发,也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烧杯,保证了烧杯内液体的质 量以及测试的准确性。
所述密封件包括与盖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与固定端通过弹性件活动连 接的活动端,该活动端的内壁上设有与通孔相适应的密封块,优点是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所述环形扣的外径与烧杯的内径一致,优点是可以保证盖体不与烧杯接触, 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盖体的温度不会过高,便于实验人员取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安全烧杯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下端面上设有与烧杯口 径相适应的环形扣2,盖体1中部设有通孔3,盖体1内设有位于通孔3下方的 锥形盖4,锥形盖4与盖体1之间通过固定件5相连,锥形盖4与环形扣2之间 设有间隙,所述盖体1上端面设有用于塞住通孔3的密封件6。
密封件6包括与盖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端61以及与固定端61通过弹性件 63活动连接的活动端62,该活动端62的内壁上设有与通孔3相适应的密封块 64,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环形扣2的外径与烧杯的内径一致,优点是可以保证盖体不与烧杯接触, 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盖体的温度不会过高,便于实验人员取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未经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四头剥线机
- 下一篇:聚光太阳能电池单体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