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模的抽吸式去砂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420.8 | 申请日: | 201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鑫茂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00 | 分类号: | B22C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模 抽吸 式去砂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铸造模具的清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铸件都采用铁型覆砂,覆膜砂一般采用酚醛树脂,在高温状态下就会溃散, 靠砂子的自重自动从模具中脱落,但对于铁型模具的射砂孔中的砂子,依靠自重不能完全脱 落,从而还需后期人工清理,因此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且手工清理难免会 有遗漏的现象。目前,已出现的机械式清理装置,其采用顶芯插入射砂孔中或通过振动的方 式将砂子从铸造模具中脱落,顶芯扥顶出方式去砂,由于顶芯与射砂孔的内壁接触,当砂子 较多时,顶芯的挤压作用对射砂孔的内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而 振动方式去砂,耗费时间长,去砂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铸模的抽吸式去砂头, 其采用吹气吸除方式去砂,大大提高了去砂效率,并避免模具受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铸模的抽吸式去砂头,包括去砂头本体,所述去砂头本体为锥形环状结构,包括锥 形遮挡环、安装于锥形遮挡环下端面的锥台形吸砂环及与锥形遮挡环上端连接的安装头,所 述锥形遮挡环中安装有多根进气管,进气管与高压风机连接;所述锥台形吸砂环为带有环形 内腔的壳体结构,其内壁及下端面带有吸砂孔,其外壁安装有与环形内腔连通的吸砂管,吸 砂管与抽吸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锥台形吸砂环的下端面外缘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喷射与抽吸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铸造模具中射砂孔的去砂清理,相比 传统的振动及顶芯顶出方式,大大提高了去砂效率,并避免模具收到损伤,延长模具的使用 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去砂头本体;2、锥形遮挡环;3、锥台形吸砂环;30、环形内腔;31、吸砂孔; 4、安装头;5、吸砂管;6、密封圈;7、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铸模的抽吸式去砂头,包括去砂头本体1,去砂头本体1为锥 形环状结构,包括锥形遮挡环2、安装于锥形遮挡环2下端面的锥台形吸砂环3及与锥形遮 挡环2上端连接的安装头4,锥形遮挡环2中安装有多根进气管7,进气管7与高压风机连接; 锥台形吸砂环3为带有环形内腔30的壳体结构,其内壁及下端面带有吸砂孔31,其外壁安 装有与环形内腔30连通的吸砂管5,吸砂管5与抽吸泵连接。
工作时,去砂头本体1盖扣于被清理的铸造模具表面;高压风机向锥形遮挡环2中导入 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从进气管7中射出后,将铸造模具的射砂孔中的砂子扬起;经过一段时 间后,启动抽吸泵,与射砂孔脱离的砂子在抽吸泵的抽吸作用下,从锥台形吸砂环3中吸出, 吸出后的砂子进行储存后再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锥台形吸砂环3的下端面外缘安装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用 于封闭铸造模具的射砂孔,防止漏砂并保证抽吸泵的抽吸效果。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 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 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鑫茂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鑫茂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模具热芯盒水冷射嘴
- 下一篇:三开箱环类铸件的铁模覆砂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