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467.4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王双;杨亚男;陆立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德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9/00 | 分类号: | F02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安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电子调速器的功用是使内燃机随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保持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转,并防止发生超速或怠速熄火现象,通用内燃机电子调速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如减速步进电机)调整节气门开度大小可实现对内燃机转速及输出功率的调整,电子调速器包括控制单元、发动机温度检测单元、发动机输出轴动作检测单元,阻风门开度调节单元、节气门开度调节单元,通过发动机温度检测单元、发动机输出轴动作检测单元,阻风门开度调节单元、节气门开度调节单元以对内燃机状态进行检测,若出现问题,则反馈给控制单元,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或进行报警,如控制器失效(控制器测速失效、节气门控制电机失效、控制器供电异常无法控制节气门电机),无法继续调整节气门开度,节气门要么保持开度不变,内燃机进入失控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么在电子节气门处增加回簧等回位机械结构,通过回位结构的作用让发动机进入怠速或关闭状态,但是增加回位结位弹构的方法会增加电子节气门控制器的功耗(电子节气门正常工作时,步进电机要克服回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不节能,且阻风门节气门全关后还存在缝隙,发动机是进入怠速还是关闭状态,无法确定;要么增加燃油控制阀,电子调速器异常或失控时,燃油控制阀停止供油,这样将增加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和成本。
采用上述方案虽然均可以解决内燃机会进入失控状态的问题,但是对内燃机的使用均需要人工操作,需要人工看护,所以目前所使用的内燃机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安全保护装置,通过控制点火线的导通和关断来实现自动熄火功能,实现无需人工看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内燃机的速度异常状态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耦接有用于控制内燃机自动熄火的电控执行单元,所述电控执行单元包括驱动部与执行部;
所述驱动部耦接于控制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执行部耦接于驱动部以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以对内燃机自动熄火。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电控执行单元实现对内燃机自动熄火功能,提高了采用内燃机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和为内燃机衍生设备的电控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同时整体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通过自动熄火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的避免内燃机长时间处于异常工作的状态下而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损坏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为三极管,所述执行部为继电器;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控制单元,且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耦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耦接于点火线接口。
采用上述方案,成本低廉,且电路布局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实现,通过三极管的的基极接收控制信号,并受控于控制信号,即当电子调速器正常工作时,三极管导通以使得继电器的线圈的得电,从而实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即点火接线口的两端不再连通,则实现内燃机能够正常点火,当电子调速器异常工作时,三极管不导通以使得继电器的线圈的不得电,从而实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打开,常闭触点闭合,即点火接线口的两端相互连通,则内燃机无法点火,同时也能实现自动熄火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部上还耦接有用于保护执行部的续流保护元件。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继电器的线圈断开是所残留的电流通过续流保护元件进行消耗,提高执行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执行单元还包括用于指示内燃机处于熄火状态的指示部,所述指示部耦接于驱动部以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指示部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更加清晰的明确内燃机所处的状态,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以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1、实现自动控制内燃机熄火的功能,提高了采用内燃机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和为内燃机衍生设备的电控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2、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德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德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