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973775.7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公告)号: CN211579996U 公开(公告)日: 2020-09-25
发明(设计)人: 杨苹;许志荣;郑群儒;郑成立;何婷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4L12/403 分类号: H04L12/403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区域 多微网 层级 多时 尺度 通信 硬件 系统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本通信系统由调度机构能量管理系统、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一体化终端以及负荷、开关、光伏、储能、通信装置组成。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调度机构EMS之间、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一体化终端之间、一体化终端与光伏、储能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一体化终端与负荷、开关之间采用RS485或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总线)通信。本实用新型基于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速度,既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又保证了底层设备的通信功能,使系统通信性能和经济性取得最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网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电网系统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型的电力系统,通过控制策略降低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大电网的影响。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和管理模式不同于常规电网,它更加依赖于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同时微电网设备的响应特性对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通信系统是微电网运行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环节。

微电网的通信系统按适用范围可分为微电网监控通信网络和微电网与常规配电网调控中心的通信网络两部分。微电网监控通信网络主要解决电力调度、电力设备在线实时监测、电能信息采集现场作业管理等问题,其采用的电力通信方式主要有光纤通信、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输网)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微电网与常规配电网调控中心的通信网络一般参照智能配电网的通信网络架构进行构建,将微电网作为一个有源可控客户端来处理。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微电网群协调控制通信系统,中国专利号:201420075915.4)提出了一种微电网群协调控制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以电力线载波为基础,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显著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有效的通信,但该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容易受到干扰、信道间交叉调制的影响;(微网接入配电网的通信系统,中国专利号:201320600252.9)提出了一种微网接入配电网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采用群级协调控制器对多微网中的微电网进行协调控制,没有考虑设备层与终端层之间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调度机构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之间、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一体化终端之间、一体化终端与光伏、储能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一体化终端与负荷、开关之间采用RS485或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总线)通信,既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又保证了底层设备的通信功能,使区域多微网系统通信性能和经济性取得最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区域多微网,提供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

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硬件系统,包括调度层、终端层和底层即设备层,各层之间通过以太网、RS485或CAN通信相互通信;终端层由区域型中央控制器和一体化终端组成,底层由负荷、开关、光伏和储能组成;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调度机构EMS之间、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与一体化终端之间、一体化终端与光伏、储能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一体化终端与负荷、开关之间采用RS485或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总线)通信。

进一步地,底层负责将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开关状态的测量数据向一体化终端传输,以及接收一体化终端下发的包括运行方式控制、开关闭合关断指令;区域中央控制器接收一体化终端采集的信息与调度层的决策信息,并下发控制命令给一体化终端;调度层负责接收区域中央控制器发出的微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作出决策,对区域多微网系统进行调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