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面抛光产品的定位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898.0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秋香;邓炜;王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2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3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抛光 产品 定位 机构 应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抛光产品的定位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使超薄、易脆性工件如玻璃、蓝宝石、压电水晶、单晶硅片等工件的表面变得光滑、透明,并具有光泽,通常对其表面需进行抛光。
目前,现所使用曲面抛光机的基本结构为上盘(抛光盘)、下盘结构,抛光盘进行旋转运动,放置有工件的工作平台即下盘可以相对抛光盘反向旋转,一是增大磨削速度,二是使工件抛光均匀。但是,现有的用于承载定位待抛光件的定位装置一般采用侧面夹紧待抛光件的夹持定位方式,为了确保待抛光件定位稳固,需要在待抛光件侧面和上下表面边缘位置夹紧待抛光件,因此,夹持部件就不可避免的遮挡住了部分待抛光件的上表面的表面边缘,产生抛光死角,抛光设备不能对待抛光件被遮挡住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待抛光件存在瑕疵,因此一种能够满足抛光设备对待抛光件进行无死角抛光、加入或者取出待抛光产品的定位装置是市场急需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抛光产品的定位机构,其定位方式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定位机构对待抛光产品的上表面无任何的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定位机构的抛光设备,该抛光设备能够对待抛光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全面无死角抛光处理,所得抛光产品的上表面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曲面抛光产品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待抛光产品的定位座,该定位机构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定位座的上表面设有与待抛光产品的侧面抵接的凸起,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待抛光件的边缘厚度,定位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定位座的通孔,吸气装置与通孔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凸起包括两个U型凸条,两个U型凸条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4个通孔均布于所述定位座的上表面的中部。
其中,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机和管道,管道的一端与吸气机的进气孔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的下端连接。
一种应用上述定位机构的抛光设备,该抛光设备包含所述的定位机构,该抛光设备还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抛光盘、设置于抛光盘和底座之间的转盘、用于驱动抛光盘旋转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转盘旋转的第二电机、以及装设于转盘内的承台,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承台的上表面,抛光盘和转盘的旋转方向相反。
其中,该抛光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L型支撑杆和装设于L型支撑杆的用于驱动抛光盘上下运动的气缸。
其中,所述L型支撑杆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枢接。
其中,所述抛光盘包括盘体和下端与盘体中心固定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传动连接,转动轴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
其中,该抛光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抛光盘和转盘的转速和转向、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的竖直行程大小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气缸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采用凸起和吸气装置对待抛光产品进行定位,凸起与待抛光产品的侧面抵接,从水平方向对待抛光产品进行定位,吸气装置与通孔连接,吸住待抛光产品的底部,避免待抛光产品在竖直方向方式振动,定位稳固,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待抛光产品的边缘厚度,定位机构与待抛光产品的上表面(即待抛光面)无任何的接触,定位机构对待抛光产品的上表面无任何的遮挡,使得抛光设备能够对待抛光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全面无死角抛光处理,所得抛光产品的上表面质量好;且待抛光产品的装入和取出极为方便,装入时只需要直接将待抛光产品放入定位座,启动吸气装置吸气即可,取出时,只需要关闭吸气装置,直接将完成抛光处理的产品取出即可,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定位座、2—通孔、3—U型凸条、4—底座、5—抛光盘、6—转盘、7—承台、8—气缸、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控制装置、12—待抛光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