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装阀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4533.X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远;吴平平;陆军;张静波;马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装阀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装阀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中,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插装阀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插装阀结构如图1所示,插装阀体积与质量比较大,阀芯a安装于阀套b内,阀套b装配于阀集成块c内部,同时由于摩擦力及液压卡紧力的影响,阀芯拆卸取出常常比较困难,导致故障分析或元件更换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插装阀的取出、使插装阀更换更加方便的插装阀拆卸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工具包括第一钳肢、第二钳肢及一旋转支点构成的可开合的钳体,所述的第一钳肢、第二钳肢的钳口处外侧设有倒锥结构,第一钳肢、第二钳肢的末端相对的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通过螺纹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螺纹套下方设有一拉马机构,该拉马机构包括位于螺纹套下方的横梁,横梁两端下方分别设有一垂直螺杆,垂直螺杆顶部设有高度调节螺母,垂直螺杆底部设有置于作用面上的底座。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末端分别活动的安装于第一钳肢和第二钳肢的末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装阀拆卸工具通过钳口处外侧的倒锥结构作用于插装阀的内壁,然后通过螺纹套的转动来使倒锥结构顶紧插装阀的内壁或者松开,实现了对插装阀的固定与施力,方便了插装阀的拆卸和更换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插装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插装阀拆卸工具包括第一钳肢1、第二钳肢2及一旋转支点3构成的可开合的钳体,所述的第一钳肢1、第二钳肢2的钳口处外侧设有倒锥结构4,第一钳肢1、第二钳肢2的末端相对的设有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通过螺纹套7连接。其中,螺纹套7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以,正向旋转螺纹套7夹钳张开,反向旋转螺纹套7夹钳收拢。
其中,所述的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的末端分别活动的安装于第一钳肢1和第二钳肢2的末端。
使用时,将钳口处插入到阀芯内部,然后正向旋转螺纹套,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相互原理,使得第一钳肢1、第二钳肢2末端相互远离,从而使钳口处具有更大的开度,使倒锥结构4紧密的接触阀芯的内壁,此时用力提起螺纹套7即可取出阀芯。
由于阀芯的安装可能过于紧密,造成提起螺纹套时阻力较大,无法靠人力提起螺纹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下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螺纹套7下方设有一拉马机构,该拉马机构包括位于螺纹套下方的横梁8,横梁8两端下方分别设有一垂直螺杆9,垂直螺杆顶部设有高度调节螺母10,垂直螺杆9底部设有置于作用面上的底座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面为集成块的外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4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多级间接蒸发冷却制冷的方法
- 下一篇: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