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保温复合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6104.6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20 | 分类号: | E04F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复合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保温复合垫板。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对居家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楼层地面的撞击声改善和保温 性能提升成为建筑上的必然要求,现用于楼板上进行撞击声改善和保温的材 料主要是:1.挤塑聚苯板,以聚苯乙烯为原料制成,不吸水,且导热系数较 低具体为≥0.028w/m·k。2.XPE或IXPE材质,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交联剂 和发泡剂经过高温连续发泡而成,对撞击声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用于 楼板保温效果较差,导热系数≥0.032w/m·k。3.陶粒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和轻 骨料配制而成的,耐热防火性较好,但无法对楼板撞击声改善的效果不佳, 并且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容易发生表面开裂现象。综上,现有技术导致现 有建筑材料用于楼板撞击声改善和保温性能提升项目存在着成本高、施工工 艺复杂、技术参数要求不足、面层易出现开裂现象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保温 复合垫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减振保温复合垫板包括缓冲层、隔热层和 毛毡层,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和毛毡层之间;所述缓冲层为电子交 链聚乙烯材料,所述电子交链聚乙烯材料为发泡结构;所述隔热层为二氧化 硅气凝胶和黏合剂的混合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中二氧化硅气凝胶密度为0.04g/cm3,粒径为 20-50nm,比表面为≥600m2/g,热导率为0.015w/m·k-0.020w/m·k。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交链聚乙烯发泡结构中设置有通孔或者盲孔结构, 在电子交链聚乙烯材料中添加有阻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厚度为3-4mm,发泡后的膨胀率为30倍。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5-1mm。
进一步地,所述毛毡层的厚度为1.5-2mm。
有益效果:电子交链聚乙烯发泡材料是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发泡剂制 成材料后辐射而成,缓冲性强、绝热性好、吸音降噪,同时还具有无毒、无 味、耐药品性、耐油、耐酸和耐卤的性能,并且非常容易加工,可以任意裁 切,与多种材料贴合。毛毡粘合性能好,不易松散,可以任意裁切,耐磨性 较好,富有弹性,保温性能较好。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保温性能远高于常规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仅有0.015w/m·k-0.020w/m·k。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减振保 温复合垫板在电子交链聚乙烯发泡材料和毛毡之间添加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层 复合成型,具有改善撞击声和超低导热系数的双重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保温复合垫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毛毡层;2-隔热层;3-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保温复合垫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 括缓冲层3、隔热层2和毛毡层1,隔热层2设置于缓冲层3和毛毡层1之间。 缓冲层3为电子交链聚乙烯材料,电子交链聚乙烯材料为发泡结构,在电子 交链聚乙烯中添加阻燃剂,同时在该发泡结构中设置有通孔或者盲孔结构。
隔热层2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和黏合剂的混合层,隔热层2中二氧化硅气 凝胶密度为0-04g/cm3,粒径为20-50nm,比表面为≥600m2/g,热导率为 0.015w/m·k-0.020w/m·k。其中,缓冲层3厚度为3-4mm,发泡后的膨胀率为 30倍,隔热层2的厚度为0.5-1mm,毛毡层1的厚度为1.5-2mm,整体产品厚 度小于6mm。
电子交链聚乙烯发泡材料是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发泡剂制成材料后辐 射而成,缓冲性强、绝热性好、吸音降噪,同时还具有无毒、无味、耐药品 性、耐油、耐酸和耐卤的性能,并且非常容易加工,可以任意裁切,与多种 材料贴合。毛毡粘合性能好,不易松散,可以任意裁切,耐磨性较好,富有 弹性,保温性能较好。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保温性能远高于常规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仅有0.015w/m·k-0.020w/m·k。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减振保温复合垫板 在电子交链聚乙烯发泡材料和毛毡之间添加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复合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汉克斯隔音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6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