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铝液用导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6373.2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铝液用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及铝合金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管。
背景技术
铝合金半连续铸造的工艺过程控制)是在长期的熔铸生产中,伴随着人们对铝合金制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发展起来的。从整体讲,铸造过程自动化控制,主要出于对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工艺过程的稳定性;高质量产品的需要;减少劳动力;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减少产品废品来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减少操纵手与铝熔体接触的机会;增强保护性和自动化诊断;利用铸造过程中收集的铸造原始材料进行产品追踪。
在铝及铝合金锭半连续铸造中,铝液与空气接触容易氧化夹渣,甚至引起爆炸。导流装置起到对铝液保温、与空气隔绝、防止吸气、过程氧化夹渣、防止铝液跑冒爆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温铝液用导流管,用于铝及铝合金浇铸安全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高温铝液用导流管,由一根长720mm的不锈钢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前后端设有相互平行的切口,切口与不锈钢管主体成60°角,前端切口通过焊接方法与切下的导管上口固定,且导管上口其切面为旋转180°后焊接,后端切口通过焊接方法与切下的导管下口固定,且导管下口其切面为旋转180°后焊接,所述不锈钢管水平位置顶面与导管下口衔接处设有观察窗,窗口采用耐热石英玻璃封闭,所述不锈钢管水平位置底面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组卡环。
具体的,所述卡环为两个并列设置的倒“U”字形弧状环体,两环体间设有间距,间距为15~25mm。
具体的,所述不锈钢管为1Cr18Ni9Ti,其外径60mm,两切口间距离为550mm。
具体的,所述导管上口与保温前槽相连接,所述导管下口伸入到结晶器的液穴中。
具体的,所述导管上口比导管下口短45mm。
具体的,所述观察窗内槽为一刀铣出,其长度为60mm,其折边焊接固定且高出不锈钢管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环的设置呈倒“U”字形,且由两个环体并列设置,保证了横向以及纵向呈“十”字固定在保温前槽及结晶器液穴两者边口上,避免由于圆形钢管结构不易固定产生的危险情况发生。此外,通过全密封设计,防止空气进入氧化铝液以及跑冒爆炸,有效阻隔了熔体与空气的接触,减少熔体吸气、氧化夹渣的形成。
同时,导管上口及导管下口的科学结构设计,连接保温前槽及结晶器液穴,都是进一步提高导流管的安全性能;再进一步结合观察窗,及时观察行进中铝液以及末端进入结晶器液穴时的状态,将任何危险扼杀与萌芽。
相关的材质及尺寸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及改进,获得最为合理最高效果的数据,设计非常合理,操作非常方便,且保证安全及实用性能。此外,熔体温度散失小,提高了成品率与优级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管未切割前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管;2.导管上口;3.导管下口;4.切口;5.观察窗;6.耐热石英玻璃;7.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高温铝液用导流管,由一根长720mm的不锈钢管1构成,所述不锈钢管1前后端设有相互平行的切口4,切口4与不锈钢管1主体成60°角,前端切口4通过焊接方法与切下的导管上口2固定,且导管上口2其切面为旋转180°后焊接,后端切口4通过焊接方法与切下的导管下口3固定,且导管下口3其切面为旋转180°后焊接,所述不锈钢管1水平位置顶面与导管下口3衔接处设有观察窗5,窗口采用耐热石英玻璃6封闭,所述不锈钢管1水平位置底面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组卡环7。
具体的,所述卡环7为两个并列设置的倒“U”字形弧状环体,两环体间设有间距,间距为15~25mm。所述不锈钢管1为1Cr18Ni9Ti,其外径60mm,两切口4间距离为550mm。所述导管上口2与保温前槽(未图示)相连接,所述导管下口3伸入到结晶器(未图示)的液穴中。所述导管上口2比导管下口3短45mm。所述观察窗5内槽为一刀铣出,其长度为60mm,其折边焊接固定且高出不锈钢管1的距离为15mm。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6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