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屏幕手机操作持握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9815.9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宗谕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屏幕 手机 操作 持握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中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手机平板电脑中以及上述产品的保护套中使用的一种专用的持握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备工具,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手机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功能,整合了过去很多消费电子产品如电脑、数码相机、MP3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等的众多功能,几乎可以成为电子产品的功能综合体。,真可谓一机在手、无所不能了。正是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手机的样式和硬件也不断开始更新,其中最显著的更新就是越来越大的屏幕,随着人们对屏幕显示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手机的尺寸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也做出了妥协。因此手机屏幕不断增加,时至今日已经达到了五英寸以上,个别厂家甚至推出7寸的手机,甚至突破了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的界限。随着手机屏幕的不断加大,在给人们带来良好视觉感官的同时,手机的持握能力也开始不断降低,由此导致的原本可以单手使用的手机,必须依靠双手操作,而且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滑落损坏的情况,虽然有些人自行配置手机套等辅助配件,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手机持握装置。该手机持握装置可以设置在手机的后盖内或者设置在手机保护套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屏幕手机操作持握环,其特征在于:该手机持握环与手机外壳或者手机套本体固定为一体。所述的手机持握环由限位腔体和设置在限位腔体内的伸缩带组成。限位腔体为一中部设有空腔的方形腔体,伸缩带与限位腔体的形状相互配合,限位腔体的上方设置有伸缩带拉出口。所述的伸缩带拉出口两旁位于腔体滑道内,至少各设置一个限位块。所述的伸缩带两端设置有与限位块宽度相配合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设置在伸缩带两端,是起到固定作用的突出部分,与限位块相互配合防止伸缩带从两端脱出。
所述的限位凸棱为设置在伸缩带两端具有连续齿条状结构的凸棱。
所述的伸缩带上设置有与拉出口形状相配合且凸出于拉出口的拉出口盖,该拉出口盖边缘设置有内凹的抠拉槽。拉出口盖是用于封堵限位腔体的拉出口。
所述的限位腔体由两个相互配合并扣合在一起的限位腔体座和限位腔体盖组成,限位腔体座和限位腔体盖均由金属片弯折构成。
所述的限位块设置在限位腔体座或限位腔体盖上,且在构成该限位腔体座和限位腔体盖的金属片上冲压而成。
所述的限位块由冲压拉出口且一侧尚与限位腔体连接的金属片弯折构成。
所述的限位腔体两端外侧还设置有长度调节口,该长度调节口位于限位腔体的一端与伸缩带拉出口之间,且其宽度不小于伸缩带最大宽度。
所述的限位腔体为金属片冲压的筒状腔体,其底面上设置有U形结构的伸缩带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U形的内侧宽度大于位于限位腔体中同一侧的限位块的长度,高度不小于伸缩带的最大宽度。
所述的限位块设置在限位腔体侧壁向腔体内冲压构成的凹陷构成,或者由限位腔体上冲压出来向内弯折的金属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上述的手机持握装置的限位腔体,并通过采用高强度的伸缩带相配合的结构,使上述的持握装置的外形非常小巧,并配合结构上的优化和选择,使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持握装置的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可以直接一体制作在手机后盖或者手机保护套中,这种超薄的结构特点,可以保证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对手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而直接就可以应用在手机的后盖或者手机保护套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限位腔体设计成分体结构,方便了持握装置的装配和后期维护,使其加工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伸缩带两端设置齿条状限位凸棱的结构,同时配合在限位腔体上设置长度调节口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带的伸缩程度,可以根据使用者手指粗细不同,灵活方便地调整其伸缩长度,使其可以广泛的适应更多的使用者;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另外一种整体结构的限位腔体的结构,使得限位腔体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通过设置特殊形状的U形安装口,巧妙地实现了对于伸缩带的装配,这种结构限位腔体更加坚固耐用,可以显著的提高使用者对手机持握的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伸缩带上设置一个凸起的拉出口盖结构、将限位腔体中的限位块设计成直接在限位腔体本体上通过冲压制成多种结构。设计优化,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同时也使制作成本得到了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宗谕,未经杨宗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9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