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011.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辉;奚定恩;张自军;张志春;黄家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怡盛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关节 机器人 扭曲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得到应用;不过,在工业机器人于国内不断得到应用的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尴尬现状不容忽视,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机器人专用电缆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
现在国内市场大部分的机器人抗扭曲电缆都是使用的国外进口电缆或者是用一种能够来回往复移动的拖链电缆来代替。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电缆存在以下缺点,具体为:1、国外进口电缆在使用效果上能够达到机器人扭曲动作的要求,但是其高昂的费用、较长的交货周期已经难以满足国内诸多机器人生产厂家的要求了;2、另外一种往复移动安装的拖链电缆在成本和交货周期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其材料和电缆结构的原因,在关节机器人在高速扭曲运动下使用寿命大大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该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抗扭曲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且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电缆不能够满足机器人高速扭曲运动的要求,即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多关节机器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包括有电缆缆芯以及包套于电缆缆芯外围的电缆护套,电缆缆芯包括有一根中心抗拉线体以及五根绞合围绕于中心抗拉线体外围的分组缆芯,各分组缆芯的绞合节距为相应分组缆芯外径值的20倍;
各分组缆芯分别包括有一根分组抗拉线体以及四根绞合围绕于分组抗拉线体外围的芯线,各芯线的绞合节距为相应芯线外径值的9-12倍,各芯线分别包括有芯线导体以及包套于芯线导体外围的芯线绝缘层,芯线导体为超细精绞无氧绞合软导体,芯线绝缘层为由TPE材料制备而成的TPE绝缘层;
电缆护套包括有绕包于电缆缆芯外围的无纺布绕包带,无纺布绕包带的外围包套有电缆外护套,电缆外护套为聚氨酯外护套。
其中,所述中心抗拉线体、所述分组抗拉线体分别包括有凯夫拉纤维以及挤包于凯夫拉纤维外围的线体包套层。
其中,所述线体包套层为PVC包套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其包括电缆缆芯、包套于电缆缆芯外围的电缆护套,电缆缆芯包括一根中心抗拉线体、五根绞合围绕于中心抗拉线体外围的分组缆芯,各分组缆芯的绞合节距为相应分组缆芯外径值的20倍;各分组缆芯分别包括一根分组抗拉线体、四根绞合围绕于分组抗拉线体外围的芯线,各芯线的绞合节距为相应芯线外径值的9-12倍,各芯线分别包括芯线导体、芯线绝缘层,芯线导体为超细精绞无氧绞合软导体,芯线绝缘层为由TPE材料制备而成的TPE绝缘层;电缆护套包括绕包于电缆缆芯外围的无纺布绕包带,无纺布绕包带的外围包套电缆外护套,电缆外护套为聚氨酯外护套。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抗扭曲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电缆不能够满足机器人高速扭曲运动的要求,即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多关节机器人。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电缆缆芯11——中心抗拉线体
12——分组缆芯121——分组抗拉线体
122——芯线1221——芯线导体
1222——芯线绝缘层2——电缆护套
21——无纺布绕包带22——电缆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一种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的抗扭曲电缆,包括有电缆缆芯1以及包套于电缆缆芯1外围的电缆护套2,电缆缆芯1包括有一根中心抗拉线体11以及五根绞合围绕于中心抗拉线体11外围的分组缆芯12,各分组缆芯12的绞合节距为相应分组缆芯12外径值的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怡盛电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怡盛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泊型海洋观测系统用深海光电复合缆
- 下一篇:一种防鼠防白蚁高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