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充气式作战防护及水域救生两用特种战术背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980051.5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公告)号: CN205233531U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发明(设计)人: 于晓琳;张崇;贺一民;杜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 于晓琳;张崇;贺一民;杜安国
主分类号: A41D13/05 分类号: A41D13/05;B63C9/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动 充气式 作战 防护 水域 救生 两用 特种 战术 背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刺救生背心,尤其是一种自动充气式作战防护及水域救生两用特种战术背心,属于安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武警部队承担着越来越艰巨的执勤维稳、反恐处突、抢险救灾、打击走私贩毒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部队官兵在遂行各种战斗任务时面临暴力伤害和环境危险因素的威胁也越发严峻。

据概略统计,近五年来,在各种处突防暴和救援战斗中重伤、致残、牺牲的官兵,超过半数与防护救援装备落后有关。这主要因为,武警部队战斗任务的多重性特别突出,经常在遂行执勤、处突、反恐等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抢险救援战斗,因而面临的威胁也多种多样,既可能遭遇武器、刀具、钝器等攻击,又可能面临洪水、泥石流、火灾及各种衍生灾害的伤害,单一功能的防护装备已很难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为了既便于在各种战斗中携行战斗用品并高效保护身体,又能在江河湖海区域遂行任务时提高官兵的生存和救援能力,还不会明显降低人员的机动能力,武警部队急需一种具有良好的防刺割、防击打、抗淹溺等综合功能,同时又比较轻便、柔软、穿着舒适的防护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战斗携带、能抗击打刺杀、可漂浮救生的轻型单兵特种战术背心。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自动充气式作战防护及水域救生两用特种战术背心,由软体装具、防刺面板、气囊层、充气装置、标准携行附件组成;其中所述软体装具包括装具外罩,所述装具外罩内层设有软体防刺层,装具外罩的前后面设有气囊;

所述标准携行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装具外罩上的弹匣模块、枪套、多功能袋、手铐、捆绑绳模块、强光手电模块、通信模块、手雷模块、背式水袋、备用电池模块和手持定位仪模块。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CO2气瓶、手动触发拉杆、撞针和水溶性药片,当药片遇到水后溶解,释放撞针,撞针顶破CO2气瓶内的高压CO2气体,从而使气囊迅速充气到饱和状态;同时如果遇到机械或者药片障碍,阀门也附带了一个手动开启的装置,用力手拉拉杆,同样也会顶出撞针从而激发CO2气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战术背心体积小重量轻,在地面的战斗行动中便于战斗用品的携行使用,能增强官兵抵御暴力伤害的能力;当面临淹溺威胁和水中救援困难时,启动化学反应充气装置,防护背心可很短时间变成救生衣,明显提高官兵在执勤、处突、抗洪抢险等战斗中的综合避险和救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自动充气式作战防护及水域救生两用特种战术背心,由软体装具1、防刺面板2、气囊层、充气装置、标准携行附件组成;其中所述软体装具包括装具外罩,所述装具外罩内层设有软体防刺层,装具外罩的前后面设有气囊3;所述标准携行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装具外罩上的弹匣模块6、枪套、多功能袋、手铐、捆绑绳模块4、强光手电模块5、通信模块7、手雷模块、背式水袋、备用电池模块和手持定位仪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弹匣模块主要包括四个自动步枪弹匣、两个狙击步枪弹匣、两个微声冲锋枪弹匣和3个35mm闪光弹。

多功能袋主要包括1个单兵急救包、1套速降器(垂直安全带1套,8字环及其主锁1套,速降防护战术手套1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装置包括CO2气瓶、手动触发拉杆、撞针和水溶性药片,当药片遇到水后溶解,释放撞针,撞针顶破CO2气瓶内的高压CO2气体,从而使气囊迅速充气到饱和状态;同时如果遇到机械或者药片障碍,阀门也附带了一个手动开启的装置,用力手拉拉杆,同样也会顶出撞针从而激发CO2气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晓琳;张崇;贺一民;杜安国,未经于晓琳;张崇;贺一民;杜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