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406.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湘;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10 | 分类号: | E02D13/10;E02D1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儒江东路7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制 混凝土 打桩 桩顶钢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国内外支护工程上出现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桩,因为具有挡土面积大、桩身抗弯性好、施工组织简易等优点,在部分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对于混凝土板桩的施工均是采用传统的振动法沉桩,再辅以型钢导向架进行定位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振动锤振动产生激震力传递给桩体,通过桩体震动液化或震松板桩周围的土体,利用桩身自重及振动锤重量实现沉桩,此工法存在弊端:桩头破损率高,此工法需配套钢制夹具,用以夹持桩头,由于夹具与桩头混凝土的夹持面有限,故而振动施工时经常导致桩头被夹裂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包括用于与打桩锤锤头接触的圆柱形钢帽头,所述圆柱形钢帽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形心与圆柱形钢帽头的形心位置重叠的转移板,所述转移板上设置有用于夹住桩头的夹片A与夹片B,所述转移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桩头破损的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夹片A与夹片B均包括L形的夹板,所述夹板的非直角端固设有往外侧倾斜向上延伸的扩口斜板,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夹体。
优选的,所述夹板上还设置有从扩口斜板处竖直向下延伸的若干块加强筋板。
优选的,所述夹体包括两块呈八字形的板体,所述板体竖向延伸,所述板体上端也设置有往外侧倾斜向上延伸的扩口斜板。
优选的,所述夹片A、夹片B与转移板之间经若干调节螺丝进行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能够套在预制混凝土板桩的桩头处,圆柱形钢帽头与打桩锤锤头接触将锤击力传达至转移板,转移板与桩头接触将锤击力传达至桩身,转移板形心位置与圆柱形钢帽头形心位置重叠使锤击力作用于桩身形心点,夹片A与夹片B限定桩头位置同时保证桩身与打桩锤锤身处于同一直线,调节螺丝可微调夹片A及夹片B位置使打桩锤与预制混凝土板桩形心位置吻合,扩口斜板便于桩头套入;缓冲层可有效保护桩头,避免桩头施工破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圆柱形钢帽头,2-转移板,3-夹片A,4-夹片B,5-夹板,6-扩口斜板,7-夹体,8-加强筋板,9-板体,10-调节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包括用于与打桩锤锤头接触的圆柱形钢帽头1,所述圆柱形钢帽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形心与圆柱形钢帽头的形心位置重叠的转移板2,所述转移板上设置有用于夹住桩头的夹片A3与夹片B4,所述转移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桩头破损的缓冲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片A与夹片B均包括L形的夹板5,所述夹板的非直角端固设有往外侧倾斜向上延伸的扩口斜板6,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夹体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板上还设置有从扩口斜板处竖直向下延伸的若干块加强筋板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体包括两块呈八字形的板体9,所述板体竖向延伸,所述板体上端也设置有往外侧倾斜向上延伸的扩口斜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片A、夹片B与转移板之间经若干调节螺丝10进行螺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打桩的桩顶钢帽。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