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供电发热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705.4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严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D03D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太阳能电池 供电 发热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织物,特别涉及一种电发热织物。
背景技术
服装保暖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消极阻热式保暖和积极产热式保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极阻热式保暖的服装较为常见即是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保持在服装与皮肤表面之间,从而给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补给的方式,积极保暖是一种通过利用外界可以提高热量或是能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对人体主动加热达到保暖的效果。而消极阻热式保暖需要通过人体生理活动来产生热量,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产生的热量或许不满足自身的取暖需要。还有积极产热式保暖主要是通过电热片的形式来产热保暖,的电热片会有产热不均匀的问题,不易移动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利用柔性太阳能电池供电电发热线发热的织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供电发热织物,包括织物经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电发热线、导线和调节器,所述织物经纱和所述电发热线经过机织工艺或者针织工艺形成织物,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并联形成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串联形成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设置调节器,通过所述调节器调节太阳能电池组中串联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个数,所述电发热线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与太阳能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电发热线、导线和太阳能电池组形成回路,太阳能电池组通过所述导线给电发热线供电发热;
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沿织物两面对称布置。
本实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织物经纱与电发热线编织成织物,电发热线、导线和太阳能电池组形成回路,太阳能电池组通过导线给电发热线供电,使电发热线发热,进而使由织物经纱与电发热线编织成的织物发热,电发热线均匀分布,使得织物发热均匀;电发热线织入织物内部,不需要缝合线,方便制作和生产;电热电发热线位置稳定,电热丝与针织物结合紧密,相比发热片位置更牢固稳定,不易移动变形;柔性太阳能电池与服装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能适应较大尺度的弯曲变形,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改善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和稳定率的问题,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为非晶体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非晶体硅太阳能薄膜电池三结叠层电池结构,提高了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稳定后的转换效率达到8.0%-8.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使碳纤维发热的程度尽量达到最大,根据物理公式Q=I2×R,当碳纤维长度一定,外接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一定时,让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最大才能尽可能得使发热效果达到最佳,所述导线为铜丝。铜丝的电阻率较小能够减少电流在导线传输过程的损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进一步选择铜丝中电阻率更小的铜丝,所述铜丝的规格为国标100724号线材直径为2.5mm的导线、28根单丝直径0.5mm的合股铜丝,电阻率0.001Ω/cm。规格为国标100724号线材直径为2.5mm的导线、28根单丝直径0.5mm的合股铜丝的电阻率为0.001Ω/cm,能够减少电流在铜丝传输的过程中的损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使电发热线发热的程度尽量达到最大,所述电发热线为碳纤维。碳纤维耐腐蚀,抗氧化,高稳定性,寿命长,热转换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解决碳纤维在到点过程中,电流对人体伤害的问题,所述碳纤维为铁氟龙阻燃碳纤维。铁氟龙阻燃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绝缘性优良,具有阻燃性和自熄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减少织物本身可能散失的热量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暖,所述织物经纱为纯棉纱线。棉纱线编织成的织物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对电发热线的固定性织物表面应该尽可能得平整,所述纯棉纱线为15.2texX32纯棉纱线,直径约为2.5mm。5.2texX32纯棉纱线可以达到一定的保暖性、固定性和平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配色调光灯
- 下一篇:一种高灵敏度电子温控系统